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一起来思想的经文是传道书9:4-6,4 与一切活人相连的,那人还有指望,因为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 5 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记念。 6 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都消灭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们永不再有分了。
在古近东文化中,狮子被视为是“百兽中最为猛烈、无所躲避的”(箴言书30:30)。反之,狗被极为鄙视:“田间被野兽撕裂牲畜的肉,你们不可吃,要丢给狗吃”(出埃及记22:31),且用来形容愚昧人——“愚昧人行愚妄事,行了又行,就如狗转过来吃牠所吐的”(箴言书26:11)。既是这样,传道书9:4就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总结:“好死不如赖活着”。简单说是因为“活着就有希望”。但什么是他所说的活着时的“指望”?
传道书9:5与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截然相反,是“未知死焉之生”。生与死的区别,在他看来是在于“知”:对于生者,无论知道多少,都比不上知道自己必死这一事实来得重要;后者则是连死亡也不晓得的“毫无所知”了。当生者罔顾必死这一事实而死时,所失去的乃是被纪念的赏赐。正如箴言书10:7说的,“义人的记念被称赞;恶人的名字必朽烂。”诗篇34:16更为直接:“ 耶和华向行恶的人变脸,要从世上除灭他们的名号”。因此,生者的指望在于随时可以止恶始善,让其生命在死后通过被纪念的方式依然延续。
在这个段落伊始,传道者就已经说过“义人和智慧人并他们的作为都在神手中;或是爱或是恨……”(传道书9:1),那里说的是“义人”和“智慧人”以及他们的善行和寻查都是在神的掌管之中的,人无法知道究竟这样的行为是否被神接纳(爱)或拒绝(恨)。在这个段落的结尾所说的是恶人的爱与恨,在传道者看来都是“他们的嫉妒”。该隐就是如此:他因对己之爱,嫉妒亚伯所得神之爱,以致成恨。该隐被留下成为后人的鉴戒,但有多少的“该隐”们随着身故,他们一切的爱、恨、嫉妒都烟消云散了呢?无论他们在日光之下曾行过什么,与化为尘土的他们又有何关联呢?他们已经失去了一切的指望。
我们一起来思想三个问题,
第一,如果说“未知死焉之生”的指望在于永恒中的纪念,那么“未知生焉知死”的指望可能是什么?
第二,C.S.路易斯《祷告的奥秘》说“真实的祷告所追求的,是被神记念,不是得到应允。”你认为什么样的祷告是被神纪念的祷告?
第三,康德将“嫉妒”定义为一种看到自己的福祉被他人的所掩盖的不愿,因为我们衡量富裕的标准不是自己福祉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与其他人作比较的结果。你是否有过意识到自己的嫉妒,而将与其他人作比较转向本身的内在价值的经历?
我们来一起祷告:耶和华啊,你是忌邪的神。当我们与世俗为友的时候,你所赐住在我们里面的灵,便恋爱至于嫉妒。我们求你让我们因此虽然身在世间,但心系永恒,不爱世界,单单爱你。如同婚誓,但我们晓得,死亡不是让你我分离,而是永永远远地在一起。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