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一起来思想的经文是传道书1:16-18, 16 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 17 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 18 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在作者“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之后,他对自己的心说“我得了大智慧”,直译为“我使智慧变大、增加”,以至于超过了以前在耶路撒冷所有的人。从他使用的动词来看,他的智慧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的过程。因此,这种智慧与神所恩赐给所罗门的(列王纪上3:12)智慧在获取方式上有着本质区别。
作者的心像从未注满的洋海一样,从未对日光之下的知识而满足,与先知哈巴谷指向的日光之上的知识截然不同,他说“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象水充满洋海一般”(哈巴谷书2:14)。正如新译本的1:17所直译的——我又专心究察智慧和知识,狂妄和愚昧,才知道这也是捕风”,人在无止境地究察日光之下的智慧和知识所感受的不是平静和满足,而是狂妄和愚昧。因此,无论怎样用心究察日光之下的事物,不仅事物本身是虚空,纠察的行为也不过是捕风,或者说是让人灵里痛苦的事。
日光之上的智慧和知识是人或者有、或者无,是箴言书中“人有智慧就有生命的泉源”(箴言书16:22)中的智慧。日光之下的智慧和知识既然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就是多与少的区别,因此才会有“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的比较。前者是从零到一的质的改变,变得看淡日光之下的事物,因此“得智慧胜似得金子”(箴言书16:16);后者是由多到更多的量的增加,所增多的不仅是智慧和知识,也是愁烦和忧伤。
我们来一起思想三个问题,
第一,保罗在哥林多前书8:1说,“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你认为真正的智慧和知识为什么会让人谦卑、爱人?
第二,请分享一下你自己感受的认识关于世界的知识和认识关于上帝的知识在主观上有什么不同。
第三,你认为在认识关于上帝的知识后,是否或怎样对认识关于世界的知识有帮助?
我们来一起祷告:主耶稣,你是真智慧的化身,若我们要成为爱智慧的人,首要爱的乃是你;若我们要专心察明智慧,首先用心去细细查考的也是你的话语。求你让我们也因此得着真智慧——不会加增愁烦与忧伤的智慧,倒是满有喜乐和满足。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祈求,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