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弟兄随笔:
(1)视频小结:这是如何阅读圣经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老师通过对这段经文(马可福音11章12-21节)——从无花果树到圣殿再到无花果树——的仔细观察理解,分析段落间存在的关联性以及段落如何结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再强调——观察、观察再观察,挖掘、挖掘再挖掘。这也是我此前较为欠缺的地方。
(2)个人反思:老师在如何阅读圣经这一块的教导令我印象特别深刻。老师反复强调观察、观察再观察,这提醒一直环绕在我的耳边,使我更加重视在释经前先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而不是急于去解释。
(3)实践应用:在实际应用当中,发现仔细观察会有一些细节的收获和认识,因为细致反复的观察使你“不能不发现一些细节”。同时,对于老师讲到的对段落的观察,对我个人来说也是比较有挑战的,我发现自己在段落间的观察能力还很有限,有时,会难以把段落之间的联系点和关系很清晰地读出来。这也是我需要长进的地方。
耿弟兄随笔:
内容总结: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海斯老师将路加福音18章-19章10节做整体的单元分析,以此来说明在福音书中,单一故事单元是如何联系起来,并形成统一的脉络。此节时长正是最后的总结。在此,海斯老师总结了18-19:10中所呈现出的主题,并说明了撒该的故事成为本单元高潮的原因。
个人反思:本学期同时修了海斯老师的旧约概论和释经学,可以说概论让我能有概念从整体上把握圣经的文意;而释经学则在圣经阅读上为我提供了读经的方法和思路。撒该故事的一段非常精彩,从中既能看到单一故事单元的分析,也能看到单一单元如何组成了文学单元;是很好的应用和练习。
实际应用:在阅读圣经时,我开始关注上下文的联系,以此看到自己以前忽视或是误解的部分。
相关课程:
释经学
学员林姐妹随笔:
释经学这门课是值得我们操练与应用的,它帮助我们在读经的过程中,发现隐藏在经文中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我们像个挖宝藏的人那样,每挖一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寻宝过程显得格外有意思。通过重复的词、连词、象征性用语等技巧,结合历史背景和文脉帮助我们更准确、更深地理解经文的最初意义。
海斯老师介绍诠释之旅五步骤对我帮助很大,从了解作者原意、结合上下文到找出经文与现在的差异,得出符合圣经的神学原则,通过检验再做最后的应用,这一系列步骤都进行了自然的过渡与衔接,解决了我对经文应用的困扰,感谢神预备这一切!
相关课程:
释经学
学员董弟兄随笔:
申命记14章一般都被认为是旧约中关于食物的条例,哪些动物可以吃、哪些不可吃,哪些鱼、哪些鸟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总结下来就是:可以和不可以。但是老师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老师认为这不是神在要求人做什么、禁止人做什么,而是认为这是神邀请人到他面前欢乐、团契、喜乐。
透过老师的分享,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对申命记理解的肤浅。之前我也仅仅认为申命记是第二组律法,是律法、重复叙述的律法,只是对象变了、情景变了,现在却发现原来申命记满了恩典,是恩典和福音。律例不再是冰冷的要求,而是充满热情和欢喜的庆祝,是经历神恩典之后对神喜乐的回应。重点不是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而是我欢喜到神面前的指导。
当看到恩典,带着感恩的心,看待命令就不再一样。老师讲这个彼此喜乐的关系延伸到婚姻,婚姻关系不是律法主义,而是彼此的喜乐。对我很大的帮助,神帮助我看到婚姻是一个大的恩典,我要爱我的妻子、为她舍己,不再单单是一个我辛苦努力、挣扎着去想要做到的命令,而是我喜乐的回应——回应神和我的妻子。我就心里暗暗地跟神说,我愿意无条件的舍己、无条件的爱我的妻子。所以当我再去洗碗、做家务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喜乐的,哦,这是恩典。这对我和我的婚姻关系都带来很大的帮助。
对新约的认识也是如此,之前多少有些害怕新约,特别是书信,因为那么多要求、命令,做不到啊!但是现在更知道了这些都是恩典,是我喜乐的回应神的恩典,就像申命记一样。
相关课程:
申命记
学员容弟兄随笔:
经文(申十七14-20)是摩西对未来君王的教导,可以应用在教会领袖以至于每位信徒身上。经文教导了君王不应做的三件事,对应了三种试探——权利、金钱和性。老师分析经文,教导说要培养三种重要品格:谦卑、敬畏神和顺服妥拉(公义),用以抵挡这三种试探。后来老师提到 “为自己”是三个试探的共同点,而耶稣舍己最终成全了这段经文,他是永恒的王。
以前没有想到这段经文和平信徒也很有关系。老师在释经中把联系到耶稣基督后,说“你们当以基督的心为心”。的确基督的谦卑、顺服是我们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不谦卑或者不顺服。我以往在某个方面有一点点优势,就曾骄傲轻看他人。而当还在单身时,也曾因受外貌试探差点错过现在的美满婚姻,后来是得到来自经文的提醒(“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顺服了教导才得以胜过试探。
所以视频教导可以应用在单身肢体在择偶中的生命成长方面,我有一部分事奉是这方面的辅导关怀。很多例子显示,择偶的失败(如错失机会等)往往反映出属灵生命问题。比如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背后常常是因为对弟兄(姊妹)心高气傲,就是计较对方外貌和经济各种外在条件,又高估自己。只有谦卑下来,看自己合乎中道,才有可能选择到对的人。
回想到这些,我感到真的是应了教授的一句话“你要讲什么题目,都可以在申命记找到”。这句话在视频总开头(不是本采撷段的开头)。申命记真的很有意思!
相关课程:
申命记
学员张弟兄随笔:
领导力的方向特质包括:领导者确保方向的清晰、对位和诚信。实现方向清晰的途径是借助使命和异象。领导者如何确保方向清晰?——不是自己一个人发号施令,而是依靠耐心和坚持不懈,促进全体成员来理解和拥有使命(即参与创造,才能拥有)。
另外,一份好的使命宣言,首先需要说明为什么存在(即独特并持久的目的,而非方式)。
领导者确保方向清晰,这意味着组织拥有一个确定的方向,而不是随时可变的目标。它指引每一个团队成员以此为方向,不以某一个人的意愿而转移。
正因为这是全体的使命,关系到组织中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成员的各阶段目标,因此,使命需要全体成员一同参与到其中,一同思考、理解和确定,以至最终成为整个团队的使命,而不只是部分人的使命。
最后,使命可以解释我们到达目标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如此行(即存在的意义)。它不仅是未来发展的总方向,也影响着眼下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以及心中的价值观念。当全体成员都理解并拥有使命,便可以增强团队的向心力,提升执行的动力,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让教会的使命异象实实在在的发挥作用,指引教会前行,每一位长执同工都需要参与到教会使命异象的创建中来,以主人翁的意识,来思考、讨论、确定我们独特并持久的存在目的,达成共识后一起执行。
根据使命异象规划教会的长期目标,并逐年分解,细化到各事工部和团契的目标、使命和职责,最终一同推进教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随时关注同工的需要、生命的境况,在完成目标的同时,帮助同工提升能力,塑造更成熟的生命。
相关课程:
圣经领导力
学员石姊妹随笔:
恩洛老师在视频30.1中,讲到战略规划时的观点,使我特别受触动。他讲到领导者要确保方向清晰,主要是通过使命和异象来实现;领导者通过计划和资源分配,确保方向对位。
资源的对位从分析和调整开始。例如,如果你不知道你的钱去了哪里,你也不会知道如何将你正在做的事情与你的使命、战略和计划保持对位。这就要必须先分析钱去了哪里,然后才能开始重新分配,才能对位。
另外,关于人员的装备和培训,老师讲到:装备、培训和发展方面的投资问题,特别说到基督教组织非常不擅长的领域之一,就是充分装备培训和发展他们现有的人员。世俗的商业界,平均每年至少有5%的年度预算,用于员工的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而基督教组织的平均花费不到1%。
反观我们教会做预算的时候,用于培训、发展同工能力方面的预算很少,不到0.2%。
我们教会的发展越来越大,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全职同工的能力和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留不住优秀人才。这是一个特别的提醒。如果教会每增加一个事工,就要增加相应的全职同工数量,却不在现有的全职同工中给予有效的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人才来使用——这样的发展策略会使得教会组织架构越来越庞大,成为一个负担沉重的官僚主义体制,做事效率降低,成本升高,最终拖垮整个教会。
所以,相对于教会的目标而言,我们应该监管好人事成本。让有限的资源都能用在准确的位置,提升现有同工的能力,并有勇气让错误的人下车。
相关课程:
圣经领导力
学员翟姊妹随笔:
在生态型领导力的专题中,老师主张:领袖不单要懂得让正确的人上车,还必须学会让错误的人下车,即善于清除组织内的有毒元素,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组织机构的氛围的良性与有效。
老师进而分享了有效清除毒素的必要前提步骤并以个人经历发出郑重警戒:延迟清除毒素必导致对组织生态的诸多破坏。
个人曾在服侍中经历了这种破坏,因当时只从包容、接纳、饶恕、劝勉的角度出发,力争挽回有重大过失的同工,却没有客观预估到“毒素”若长期存在,必会给组织带来巨大的破坏,也没有进入明确的“最后的警钟”流程中,因延误时机而造成了重大损害。
本课激励我要勇于及时果断、有爱有序地清除有毒元素,密切维护组织生态的持续健康。
相关课程:
圣经领导力
在这段视频中老师主要讲解了耶稣复活的重要性以及理性主义对耶稣复活的不同解释,并驳斥这些解释。
要点:
复活的重要性
证实耶稣的信息和使命
证明福音书的神迹传统
证明耶稣的身份
对于基督教,所有的鸡蛋都在同一个篮子里(复活节篮子)
理性主义对复活的解释
昏厥理论
找错坟墓理论
偷窃理论
幻象和传奇的发展理论
相关课程:
四福音书
学员随笔:
1、视频小结
老师的女儿所在大学的学习环境,是一个以世界价值观为主导的学校,学生被教导的价值观是:你的价值取决于你的角色。例如,研究生的价值比本科生的价值高,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优秀。当你不能做某件事的时候,人的本能告诉你比别人差。圣经所教导的价值观是:你的价值和你的角色没有关系(这是否定的表达方式)。
2、个人反思
老师用耶稣的例子(腓立比书2:6-11)来说明人的价值和角色没有关系。我个人更愿意用肯定的方式来描述圣经的价值观,你的价值取决于你是否忠心。参考经文,马太福音25:14-30,路加福音19:11-27。
1)神没有按照人的能力大小来衡量人的价值,神看五千和二千的价值是一样的;
2)神看穷寡妇的奉献比财主的奉献更多,参考马可福音12:43;
3)我个人也是受世界价值观的影响,例如财富决定你的价值,职位决定你的价值,等等。
3、实践应用
1)工作中,不追求职位的升迁为目的,乃是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当然也要追求个人成长(成长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成长方向包括专业知识的拓展、沟通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价值观的更新等等)。
——学员陈弟兄
相关课程:
教牧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