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姊妹,主内平安!今天我们读和略讲《申命记》27章11-26节。请认真听,因为这是上帝的圣言——
当日,摩西嘱咐百姓说:“你们过了约旦河,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迦、约瑟、便雅悯六个支派的人都要站在基利心山上为百姓祝福。流便、迦得、亚设、西布伦、但、拿弗他利六个支派的人都要站在以巴路山上宣布咒诅。利未人要向以色列众人高声说:
“‘有人制造耶和华所憎恶的偶像,或雕刻,或铸造,就是工匠手所做的,在暗中设立,那人必受咒诅!’百姓都要答应说:‘阿们!’
“‘轻慢父母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
“‘挪移邻舍地界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
“‘使瞎子走差路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
“‘向寄居的和孤儿寡妇屈枉正直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
“‘与继母行淫的,必受咒诅!因为掀开他父亲的衣襟。’百姓都要说:‘阿们!’
“‘与兽淫合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
“‘与异母同父,或异父同母的姐妹行淫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
“‘与岳母行淫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
“‘暗中杀人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
“‘受贿赂害死无辜之人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
“‘不坚守遵行这律法言语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
(申命记 27:11-26)
这一部分经文特别有戏剧性,因为摩西强调上帝把土地给了以色列,以色列人知道神是信实的,他们有责任来遵守神的圣约,因为赐下圣约的神是又真又活的神。所以这一部分经文具有非常完整的意义。
我们就看见如何列出在上帝面前倍受诅咒的、讨神厌恶的行为。以色列人所列出的十二组咒诅的行为,实际上可以分为四类,就是前后都在讲违反至高的诫命;接下去再讲违反家庭的秩序和违反社会的基本秩序,就是第二项诅咒和第十一项诅咒;第三到五项都在讲侵犯邻舍和弱势群体的权力;而相对应的是第十项也在讲侵犯邻舍的权利。
因此,里面的重点是在讲六到九项,提到了违反家庭的性伦理。可见这一段文字重点是公开谴责性罪行。虽然这一份清单没有提及某些死罪,但所列的已经代表了要在以色列境内肃清的罪行。人所犯的罪有污染性,也会传染,所以它会影响到在上帝面前承受的恩约的程度。
人在神面前不洁不义,不能单单靠司法制度来维持。经文把罪行当成咒诅,也就是把违背上帝诫命的人,介于神的审判之下。上帝会亲自检查道德秩序,最终必会惩罚恶人,伸张正义。所以倍受咒诅就是要把犯罪的人交在神的手中。百姓同声以“阿们”来回应利未人的每一句话,表示他们明白如果犯罪就要受到惩罚,藉着这个公式严肃地宣告,他们愿意被这些咒诅所规范,而且他们也是非常戏剧化地要站在两座山来宣布咒诅和祝福。
以巴路山特别靠近撒玛利亚,基利心山靠近示剑,这两座山是相对的。基利心山宣布祝福,这座山比较郁郁苍苍;以巴路山则比较光秃。以此,在外貌上也很清晰明了地见证出咒诅和祝福的人生的不同。
我们一一来看这十二项被上帝咒诅的罪行——
第一,暗地里在家里拜偶像。经文咒诅那些造偶像,又暗地里在家里设立偶像的人。咒诅所针对的不只是金牛犊那一类公开的偶像,而是指可以秘密制造的并陈设在卧室里的那样一种小型的偶像。摩西特别讲这样的做法是上帝非常憎恶的。因为它实在是得罪了又真又活的神,也等同于在上帝面前做这样的偶像。
第二项提到藐视父母。经文特别提到说,不但不孝敬父母,还公然地悖逆,这等于辱没了双亲。
第三项是挪动地界。这个咒诅的用语早在十九章十四节就提到了。以色列人如果挪动地界,不但侵犯了别人的产权,也冒犯了上帝,因为只有上帝才是土地的真正的主人。
第四项是领盲眼的人走错路。这里提到欺负弱者的咒诅有两个,这是头一个。这个咒诅虽然针对某一项特别的缺陷,但背后的原则可以引申到尊重所有残障人士。
第五项是侵犯弱势群体的权柄。正如挪动地界的咒诅一样,这个用语也来自于二十四章十七节前边的经文。在古代以色列社会中,寄居者孤儿寡妇面临着困境,她们没有成人男性维护她们的权力和福利。以色列人要以怜悯的心行公义来照顾穷人,他们也就等于仿效上主。这就是前五项的咒诅。
接下来四项咒诅都涉及到性罪行。这里列出这些罪行,就是因为他在迦南人中是非常普遍的,而且也特别容易因着家而遮掩。所以,在这里就提到了这几项。当然,我们看通奸不在清单之中,因为这种行为在家庭之外发生特别容易被揪出来。
第六项提到跟父亲的妻子乱伦,第七项提到跟动物性交,第八项提到跟兄弟姐妹乱伦,第九项提到与岳母交合。这一些都是犯了大罪得罪了上帝,甚至犯罪的人要被火烧死。
第十项提到暗中击杀邻舍,第十一项提到收取贿赂、陷害无辜,这里是针对司法的处境。第十二项提到没有遵行这律法书的条文。
我们看,这里提到在山上念这些咒诅,表明律法是何等重要。而且要一句一句念清楚。所以,这里是在神面前念,天地、祭司、利未人都作为教导者,百姓要作为回应者。
甚至,这时候很可能也抬着约柜,约柜的位置很可能在两组的支派之间,就是在以巴路和基利心山的山谷中。而参与礼仪的所有支派都能清楚地看到约柜,约柜象征着上帝的临在和掌权。叙事者加入约柜,以表达上帝不仅参与这个仪式,也是这个仪式的见证人。
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既然念了就要照这样的指示行。在这里,我们看见这是以色列历史的里程碑,上帝、以色列和土地连成一体,所以在这里特别要交在神的手中。同时我们也看见,要在神面前宣读这样的律法,实在是表明上帝心意的特别的显明,而一旦违背了就格外倍受上帝的诅咒。
我们在旧约看到,像米迦在自己的房子里安放偶像,押沙龙使他的父亲蒙羞,拿伯的葡萄园占据王宫的毗邻的位置就被亚哈据为己有,一位先知门徒的寡妇和孤儿被债主欺负,流便与继母辟拉发生性关系,押沙龙与父亲的妃子发生乱伦,……。《圣经》都强烈谴责这些事。
因此,整个二十七章的结语非常严厉,也让我们看见今天神仍然是忠于他的约,他也要与教会立约,因为神以教会为他的百姓,也以天堂为教会的产业,我们要和以色列人一样,因上帝把他的心意启示给我们而欢欣。以色列人把律法书刻在石头上,而石头又置于新家园的心脏地带,好借此谨记神人之间的盟约关系。
如果我们把摩西这书上宣扬的律法只是等同于法律,实际上就误解了,因为这律法书的意义远超过法律层面。正与十诫的意义远大于律例一样。藉着讲解律法书,摩西不断提醒百姓,这是神恩典的产物。因此我们必须记住往日的恩典,期待将来的、更大的神的赐福。并以这样的心态作为我们顺服的恒久的持续的动力,能够真正的为神而活,也向神而活。
如果刻上帝律法书,或者写上帝律法书的石柱、石头象征着上帝施恩启示的旨意,那么祭坛就是上帝施恩临在的标记了,也代表着上帝愿意来到百姓中间。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上帝邀请百姓来到他面前,愿意让他们得享真平安。当然,这平安从何而来?实际上是藉着基督而来,所以摩西在这礼仪的指示中插入了一句话,我们仿佛听到他和利未人一起提醒百姓,要单单靠着上帝的恩典来做上帝的子民。
摩西也把这概念一一向百姓说明,也让我们要一同欢喜快乐,因为神愿意做全支派的神。你想,上帝指名这十二支派,让大家都一起作为整体。这也表明说我们已经在这约中都有了休戚与共的关系,所以我们也当为全体为自己多多地祷告和谨慎。
上帝从来不只是惩罚,而是借着这样的显明来提醒说,人何必要拣选咒诅?为什么不拣选福分和喜乐呢?而顺服,是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如果不顺服神,就等于为自己积攒神的愤怒。所以这些警告其实也算一种恩典。
正如主耶稣在《约翰福音》15章1-15节所提醒的,我们跟葡萄树连在一起我们就多结果子,如果离了葡萄树我们不能做什么,这固然是一种咒诅,其实也是一种劝勉,更是一种激励,让我们要真正地去蒙恩,在上帝面前看到他借着终局写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在起初的时候就选择合神心意的开始。所以以终为始,活在上帝的心意中,是不二的人生选择,这种选择无所谓选择,无非就是听从神的带领。以色列人的失败可以做我们的借鉴,我们今天得到的恩典更多,更有天上的基业为奖赏,岂不更当弃绝咒诅,活出福分吗?愿神赐福恩待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