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我们读和略讲《申命记》25章第5-10节。请认真听,这是上帝的圣言——
“弟兄同居,若死了一个,没有儿子,死人的妻不可出嫁外人,她丈夫的兄弟当尽弟兄的本分,娶她为妻,与她同房。妇人生的长子必归死兄的名下,免得他的名在以色列中涂抹了。
“那人若不愿意娶她哥哥的妻,他哥哥的妻就要到城门长老那里,说:‘我丈夫的兄弟不肯在以色列中兴起他哥哥的名字,不给我尽弟兄的本分。’本城的长老就要召那人来问他,他若执意说:‘我不愿意娶她。’他哥哥的妻就要当着长老到那人的跟前,脱了他的鞋,吐唾沫在他脸上,说:‘凡不为哥哥建立家室的,都要这样待他。’在以色列中,他的名必称为脱鞋之家。”(申25:5-10)
在这里就特别提到了为丧亡的弟兄生子立后的规定,也是提到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践行公义的原则。如果弟兄在一个家族中,死了一个,没有自己的儿子,死人的妻就不可出嫁给外人,她丈夫的兄弟应当尽上弟兄的本分,娶这个寡嫂为妻,与她同房。
这里就特别提到,之所以这样规定,就是想,这个妇人生的孩子首先要归死兄的名下,免得他的名在以色列中被涂抹。这本来是很美好的规定,也是保护这个寡嫂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也可以让那位死去的兄弟可以有孩子,有后代。
但在这里特别提到,那人不愿意娶他哥哥的妻,这里没有说他为什么不愿意娶?可见摩西非常了解人性。人性有很多复杂面,他也没有硬要把这件事绝对地做成,而是尊重一个人的意愿。结果他就说如果他实在不愿意的话,那么他哥哥的妻就要到城门的长老那里。在这里我们看到,长老们确实很有权柄,他们平时就在城门口讨论这些事。
然后他哥哥的妻到了那里之后,就把情况来说明,说我丈夫的兄弟不肯在以色列中兴起他哥哥的名字,不给尽弟兄的本分,就把这个事情原原本本地说清楚。可见,结婚的事确实得你情我愿。他如果执意不肯,也不要强迫。
结果我们看到,本城的长老就召那人来,就要问他,他如果执意说不愿意娶她,这个时候也没有强迫让他屈从,也还是得问他本人是否愿意。
可见上帝还是很眷顾人自己的心意的,尤其是在婚姻的事上。我们不少人就说,只要有外在的权柄吩咐怎么做就行了。但是我们从《圣经》来看,还是要等自己情愿。结果他哥哥的妻就要当着长老到那人跟前,脱了他的鞋,吐唾沫在那人脸上,说,凡是不为哥哥建立家室的,都要这样待他。
这当然是很羞辱的事,因为他在以色列中就被称为“脱鞋之家”了。但是毕竟也还是给他一个出路,就是让这个人可以不娶,然后也为这个寡嫂后面怎么安排,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安排的仪式。毕竟也证明,不是她不想嫁给他,而是他不愿意娶她。因此,她是否可以再出嫁,那就是可以有另行的安排了。
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上帝很体恤人的软弱,也特别眷顾人,让人来为着义而生活。尽管向脸上吐唾沫非常粗鲁和泼辣,但是却提醒说,那不肯建立他兄弟家室的人,要这样对待他,显示了妇人的举动其实是正式的法律的手续,而不是一种乖僻的行动,因为他不肯为兄弟延续血脉,就等于亲手抹掉了兄弟在以色列中的名号。
这一段经文也旨在维护义,也为家庭的危机做出补救,在结尾的地方也指出这个仪式的意义重大。他既然不愿意为死去的兄弟着想,那么,纵然他真可以光大自己的家门,世人都会认定这是不顾兄弟亲情之家,最终也是损害整个以色列族群的家庭。所以,在这里说,他的名必称为脱鞋之家。在原文中,也有“他的后代也会背负这个羞辱名号”的意思。
尽管如此,我们看到,还是为人性的软弱留了一定的余地。这一段经文就让我们想起《创世记》38章所记载的娶寡嫂的事例。犹大的长子珥与妻子他玛还没有生养孩子,自己就先去世了。犹大的次子俄南不肯承担责任,而犹大也没有安排第三子示拉娶他玛为妻。于是他玛欺骗公公犹大,最终他玛从犹大生了一对双胞胎,就是法勒斯和谢拉。
然后也让我们看到他玛这样一种想着为她丈夫立后的内心的意愿,仍然还是被表彰的,尽管她的举动是错误的,方式是错误的。但是这样的一种动机却是被表扬的,和这里的律法的精神是合在一起的。
而在《路得记》中,我们看到拿俄米采取主动来推动波阿斯娶了路得,而在波阿斯娶路得中间,其实是有障碍的,因为还有一个更近的亲戚。所以我们看《路得记》里面,也是在城门口来讨论这样的事儿,那个转让权责的亲戚脱下鞋子,再交到波阿斯的手中,而不是交到路得手中。
在《路得记》里,这个行动就不是表达羞辱,而是证明转让的行动已经依法完成了。在见证人面前,波阿斯接受了娶路得的权柄,而玛伦和以利米勒的世系也因此得以保存。所以就成了美好的佳话。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家庭的完整性的重要。摩西呼吁民众要凭着神的律法,也凭着良心守护家庭的完整。而守护的行动有两个层面:
第一,每位家庭成员都要为其他家庭成员着想。在这个大前提下,设立娶寡嫂制度,要保证每一房都得以传承世系,如果某个文化不把儿女看作是父母性命的延伸,就会削弱父母的权位,减低教养儿女的喜乐。这样的文化最终会把儿女看作分离的个体,可以随意抛弃。所以基督徒应该有这种大家庭的观念,视家庭为一个有机体,各成员之间休戚相关,这样可以促使这个有机体健康地成长。当然,它之所以成为有机体是因为有圣约的观念。所以我们也把家庭看作是最小的圣约单元。
第二,面对那些年龄成熟、适合做父母的人,我们要认同,鼓励他们发挥父性和母性,让他们明白做父母是自豪的事,应该要为了家族的绵延而生养。同时也要警告家庭成员知道廉耻,不要做出有损家庭成员名声的举动。
这放在我们新约的背景下也是实用的。当然,我们也要提醒说,神的家我们更要维护它的名声。也要特别来希望神家里面得救的人数天天增多,从而都能荣耀主的圣名。愿神赐福恩待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