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姊妹,主内平安!今天我们读和略讲《申命记》25章1到4节。请认真听上帝的圣言——
“人若有争讼,来听审判,审判官就要定义人有理,定恶人有罪。 恶人若该受责打,审判官就要叫他当面伏在地上,按着他的罪照数责打。 只可打他四十下,不可过数;若过数,便是轻贱你的弟兄了。
“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申25:1-4)
这一部分的经文就提到了维护司法上的公义,也提到要按义的原则来对待动物。我们就看到摩西就提到了如果要是有争讼来听审判的话,那么审判的审判官就应该定义人为义,定恶人为恶。这正是对于公义的最佳表述。前者宣告要无罪释放,后者宣告罪名成立。在这里,也提到说恶人要受责打,审判官要叫他当面伏在地上,按照罪来“照数责打”,也提到不可量刑过度,为了防止行刑者滥施刑罚。摩西要审判官要当面执刑,而责打的次数则以罪刑的大小相符,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尊严以免被告过于难堪,摩西限定最高刑罚为责打四十下,经文没有说为什么只有四十下?但是摩西却称呼受刑的人为你的弟兄,显示这个行刑是有客观标准的。这表明责打不是冷酷无情的手段,毕竟尽管对方犯了罪,也还是圣约群体的一员。
而第4节特别有意思,提到“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在这里,经文不是处理过分鞭打牲畜的事,而是立足于另一种特别温情的立场。因为用作踹谷的牛,摩西说不能拢住它的嘴。这里指的是古人使谷物脱粒的方法,农夫会先把禾穗铺在地上再用牛直接去踹或是用牛拉一种大石磙子来碾压。有一些农夫会拢住牛驴的嘴以免牲畜会偶尔偷吃地上的谷物,所以在这里,摩西竟然特别提到不可以拢住牛的嘴。
农场里的动物都服役于主人,主人也不能只想让马跑却不给马吃草,所以也要让他们善待他们手下的这些动物,因此这更体现出这样的公义原则——不只是在人与人之间,也在人与动物之间。
所以上帝在西奈山跟其后的日子颁布了一系列的律例、典章和诫命,摩西站在牧者的立场来特别深情的劝勉同胞呼吁他们要遵从。字里行间我们看到这位充满着爱和慈悲的上帝,也让我们全心全意要效法这位上帝在恩约中与神互动,并承担我们的责任,不是按照这个世界而是按照上帝的心意而行动。我们也看到在《摩西五经》中也提到人与人的各种各样的原则,也提到人对待动物的各种各样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在《圣经》中也多次提到。这样的事到了新约其实也常常提到。
首先,我们说在这里特别提到的就是公义,这公义的原则对基督徒仍然是有完全的约束力。因为全本《圣经》都是要让我们学义。那今天我们也必须得按照神的心意借着《圣经》来学义。摩西在1到3节强调说今天在教会里边也要寻求公义,若是有弟兄之间来提起诉讼那要找出案件的真相,然后依照公义的原则来定有罪的人为罪,定清白的人无罪释放。不论什么样的惩治,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要有一个公义的机制。
然后一旦定罪,这个刑罚也与罪行相当,要按照神的心意来执行,既要防范量刑过大,也要避免非人化的处理手段,因为毕竟你没有宣布这人是不信主的,毕竟这人也是照神的形象而造,我们也相信基督也为这人流血,因此必须考虑其尊严。在这里我们看到这样的一种对肢体一体的尊重是何等的重要。
而提到对待动物怎么样以仁慈之心来相待。这个命令其实在《新约》中,保罗特别来把它推广了。在《哥林多前书》第9章9节和《提摩太前书》5章18节保罗提到不可笼住牛的嘴。但保罗的解释却非常有意思,他引用这样的规例就是要维护侍奉人员获得敬奉的权利,支持他们通过传道和传福音而得到糊口。保罗也问说,难道神关心的只是牛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人因此主张问句中的牛是不是一个比喻?保罗所指的其实是人,这样他的反问才有意义,是不是?
但是,当我们来联系到整个《申命记》25章的时候,就会发现保罗他跟摩西一样,都是来强调是向人而不是向动物发言。第25章有一个贯彻全章的主题就是要让神的百姓以敏锐的触觉关怀别人,关怀软弱的群体,甚至关怀动物。摩西借着牛来说话,他就要在动物身上表达一个神学原则,就是在神的经济体系里面,所有劳碌工作的不论是人或动物都可以得到奖赏。所以我们就看见在上帝里面劳苦服侍的岂不更应该得到奖赏和眷顾吗?保罗这样的类比是非常有一致的神学原则的,也给我们特别美好的提醒。
当然,在这一部分我们在联系《新约》默想的时候,其实我们更要默想到基督和神的仆人保罗那里。因为我们看到主耶稣基督为我们受了量刑过当的责打。其实所谓的量刑,对基督来说,绝对是无罪的,任何量刑都是过当。但是主却默默地为我们承受了鞭打。我们在看保罗的经历中也会很吃惊,因为保罗也是为了神而屡次受责打,既受鞭刑同时还受棍刑,一共竟然有七次之多!
我们想想我们受别人一点言语的挤兑可能就撂挑子不干了。但是我们的主,打了左脸把右脸也给人家,默默忍受,被打不还手、被骂不还口。而保罗也是一个劲、一门心思为了传神的福音,哪怕周围的犹太人像苍蝇一样一直嗡嗡嗡地盯着他,他还是矢志不移,哪怕整个教会都忽视了他的敬奉需要,也还是忠心耿耿。我们在他的书信中也能看到这一点。他还是为主而大发热心,也愿意为了耶路撒冷穷困的弟兄姊妹而大发热心去供应他们的需要,都让我们看见被公义充满被慈悲充满的生命的特质。
这一切岂不更应该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吗?这个世界有什么值得我们活呢?只有神的公义和慈悲才值得我们去仰望,因为神借着基督充充满满有恩典有真理,正在我们的生命中行动。弟兄姊妹,愿我们都能回应!愿神赐福恩待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