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姊妹,主内平安!春暖花开,春光明媚,一年之际在于主。靠着主,珍惜每一天与神同行。今天我们读和略讲的是《申命记》8章1到10节,请认真听上帝的圣言——
“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诫命,你们要谨守遵行,好叫你们存活,人数增多,且进去得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的那地。你也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在旷野引导你这四十年,是要苦炼你,试验你,要知道你心内如何,肯守他的诫命不肯。他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这四十年,你的衣服没有穿破,你的脚也没有肿。你当心里思想,耶和华你神管教你,好像人管教儿子一样。你要谨守耶和华你神的诫命,遵行他的道,敬畏他。因为耶和华你神领你进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泉,有源,从山谷中流出水来。那地有小麦、大麦、葡萄树、无花果树、石榴树、橄榄树,和蜜。你在那地不缺食物,一无所缺。那地的石头是铁,山内可以挖铜。你吃得饱足,就要称颂耶和华你的神,因他将那美地赐给你了。”(申8:1-10)
这段经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节是引言,第二到五节是回顾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经历,第六到九节是展望在应许地将要受的考验,然后第十节是总结,就是怎样才能通过考验。透过这样的结构划分,大家就抓住这一段经文的重点了。
缺乏是一种考验,但是富足也是一种考验。不少时候,我们都觉得缺乏的时候,的的确确是在考验我们是不是依靠神,但是却常常忽略了富足的时候,也是在考验我们是不是真在依靠神。不少人,不见得在缺乏的时候,远离了神,但是却常常在富足的时候,远离了神。我听一位牧者跟我讲过他认识的一位教会执事,一开始时家境没那么富裕,还很火热,但是后来他越来越富,钱越来越多,事业也越做越大,结果后来就越来越远离了服侍,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甚至后来干脆就不来聚会了。然后年纪不大,后来就在失败中死去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悲剧,但这样的悲剧常常在我们周围发生。
所以我们看摩西首先重温上帝给以色列定的目标,就是把应许地赐给以色列的子孙,让他们在这地得存活,享丰盛。上帝古老的应许,对当前这一代是新的,需要他们带着信心和忠心去响应。因此为了鼓励眼前这一批新生代,摩西就特别引用了旷野的经历,特别提到在旷野的那四十年,上帝是要苦练试验以色列,要知道以色列的心里如何,肯守神的诫命不肯。
上帝为什么要给以色列人艰苦的旷野?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了标准的《圣经》的答案:第一,上帝特意让以色列来在一个艰难的处境中,没有办法得到正常的食物,好让他们要学着谦卑,依靠主。第二,上帝是宗主国的国王,他要跟附属国以色列来立约,也要考验以色列是不是有守约的忠心和热情。第三,我们也看到上帝借着旷野做一个受训的学校,好把那些不合格的学员给抖落出去,留下那些愿意忠心跟随到底的人,正像冶炼精金的过程,要用烈火才能把杂质烧尽。所以,以色列人不知道他们是否向神有忠心,是否有福气。上帝要借着这个经历,来让他们自己知道。
在这里,特别提到了吗哪。我们看到吗哪是以色列所不认识的。上帝为什么要赐给以色列吗哪?一方面是在旷野找不到吃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以色列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请特别注意,在这里让我们看到《圣经》的标准答案,后来在新约的时候被主耶稣大力引用抵挡魔鬼的攻击。这就是提醒我们,肚腹饱满不是存活的保障。一个人真正的存活和丰盛的关键不是食物,而是神话语的供应。这跟我们通行的看法不一样。我看莫言发言说,什么道德,什么面子,都是吃饱了,然后再去考虑的事;他说一个人吃不饱饭,连生存都不能保证,哪有什么道德面子可言?上帝说的话跟这个正好相反。上帝告诉我们,生存的关键不是吃得饱吃不饱饭,也不是有没有饭吃,而是是不是相信上帝会在任何情况都有美意?!想一想,没有饭吃,哪怕饿死了,还有天堂,也仍然还是有神的供应。因此,一个人能不能活的关键不在于地上的食物多少,也不在于是不是吃饱饭,而是在于有没有向主有信心和忠心。
你看在这里,就让我们看见在这里对吗哪的解释。以前我们觉得“吗哪”的意思可能是比普通食物要好吃的食物。但在这里,我们看见上帝说吗哪不在于我们吃的是什么食物,而在于让我们的心要向着神仰望。因此,吗哪也就是填饱肚子而已,好让我们知道说我们是仰望神,从神得着供应,这才是那个根本点。也就是说,普通的粮食也能维持生存,然后,吗哪也不过就是喂饱肚子而已。更重要的是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上帝的诫命、法令、律令、典章和旨意等,这才是我们存活的关键。如果要存活,要吸收神话语中的生命养分,好让我们有力量遵循神的旨意。
可见焦点不是食物,而是神如何来让我们的目光不要再停留在这些食物上,而是停留在是否看重上帝的心意,是否看重神的带领。因此,摩西就提醒说,这四十年你们衣服没有穿破,脚没有肿,因此神带领你就像人带领管教儿子一样,好让你们要遵循神的道。那将来,神领你们进了迦南地,那一个地方水源无穷无尽,土产多种多样,而且日常的用度一无所缺,甚至矿场也非常便利开采,那真是流奶与蜜之地,充满了丰富,也实在是很滋润百姓。所以摩西就提醒说,你们在那地是这么的美好,但是这种富足也仍然是一种考验,就看你是不是还记得耶和华。
所以这一段的主旨,我认为是在提醒上帝不论是藉着匮乏和富足,就是要考验人。神当然知道人,但是人往往不知道,人在接受考验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忠心跟随主到底的人。所以我觉得没有比《希伯来书》12章来呼应这一段特别好的经文了。《希伯来书》12章5节往后是这样说的——
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你们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份。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所以,你们要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也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致歪脚(或作“差路”),反得痊愈。(来12:5-13)
所以新约的话就更证明了从旧约到新约,神就是要让百姓能够迎着受苦学习顺服进入完全,甚至富足临到的时候也要带着一种受苦的心。人常常会觉得自由自在的过自己生活最好,最好一面信着主一面保留着自己的阵地,保留着自己的乐园,在自己的乐园里做王。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种观念赶快抛弃,要知道我们的今生就是一场争战,就是在旷野的学校中。所以你有没有这种警觉的意识,从而真弃绝这种安逸和自我中心舒适区的想法,从而一切都献给神为主而活?愿我们也真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致歪脚反得痊愈。愿神赐福带领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