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我们要读和略讲《申命记》3章1-11节。请认真听上帝的圣言——
“以后,我们转回向巴珊去。巴珊王噩和他的众民都出来,在以得来与我们交战。耶和华对我说:‘不要怕他,因我已将他和他的众民,并他的地都交在你手中,你要待他像从前待住希实本的亚摩利王西宏一样。’
于是耶和华我们的神也将巴珊王噩和他的众民,都交在我们手中,我们杀了他们,没有留下一个。那时,我们夺了他所有的城,共有六十座,没有一座城不被我们所夺。这为亚珥歌伯的全境,就是巴珊地噩王的国。
这些城都有坚固的高墙,有门、有闩;此外还有许多无城墙的乡村。我们将这些都毁灭了,像从前待希实本王西宏一样,把有人烟的各城,连女人带孩子,尽都毁灭。惟有一切牲畜和城中的财物,都取为自己的掠物,那时我们从约旦河东两个亚摩利王的手,将亚嫩谷直到黑门山之地夺过来。(这黑门山,西顿人称为西连,亚摩利人称为示尼珥。)就是夺了平原的各城,基列全地、巴珊全地,直到撒迦和以得来,都是巴珊王噩国内的城邑。(利乏音人所剩下的,只有巴珊王噩。他的床是铁的,长九肘,宽四肘,都是以人肘为度。现今岂不是在亚扪人的拉巴吗?)”(申3:1-11)
站在应许之地,我们看到以色列人还要面对最后一个大的障碍,就是巴珊王噩。巴珊王噩是巨人的后代,你看看他的铁床,竟然长4米,宽2米,就可见这个人壮硕到何等地步!而这一片广阔领域是在约旦河东边,从北约旦黑门山一直延伸到南边大河,非常宽广。
当以色列人转回,巴珊王噩就以为是来攻击他们,这时上帝就向摩西明确发言,既有应许也有命令,既有勉励也有挑战。上帝告诉摩西和百姓,不要怕敌人,因为上帝已把噩王和噩王的百姓都交在以色列人手中。所以上帝要求他的百姓积极回应。
上帝要摩西照着对待希实本王西宏的例子向噩王做同样的事。所以,摩西就描述了当时的战况:他对于用什么武器,当时到底怎么打的,并不感兴趣,他所特别强调的是上帝的参与,也写出了以色列人的积极的回应。我们看到上帝把噩王和所有的国民都交在以色列人手中,以色列人夺了所有的城,也得到亚珥歌伯全境。这些城尽管全都有坚固防御设施,但在以色列人面前却一下子就被攻破。他们也执行全部毁灭的规定,所有的牲畜财物取来做战利品,也杀尽了其中所有的居民,没留下一个活口。
他们也看到,没有一座城是高到他们没有办法攻破,不管全城如何门栓厚重,他们也都能攻坚作战。而周围那些不设防的城镇当然也更容易落在他们手中。摩西就简要总结了这段对于噩的战争回忆,这样以色列人就取得了约旦河东整个黑门山到亚嫩河的广阔土地。
摩西这段回忆后面还特别给出证据,就说他讲的是真的,因为巴珊王噩的那个大铁床现在还在亚扪人的首都拉巴。这是来提醒这段记忆和讲述不是凭空的,而是真实的,如果大家去看还可以看得到。
弟兄姊妹,透过这一段摩西的讲道和回忆,我们有什么样的总结和应用?对我们有什么提醒呢?我觉得在这里,我们就看见信心的重要,只要有信心就能成就大事。因为上帝已经应许了要把这城市赐给以色列人。上一代人因为不信,所以就倒毙在旷野,但是这一代却可以靠着主争战并得胜。他们已经有了两场辉煌的胜利。可见信心的重要!
同时,我也特别提醒说,我们看到巴珊王噩是巨人,他的城墙也是有厚重的门栓的,所以很难攻破。但是上帝却指挥着以色列,率先就把他们给灭掉了。也就是在上帝制定的策略中,有一个先难后易原则,尽管以色列人看城墙坚固、人高马大作为主要障碍,但是神就是把这主要障碍的两个民族先打掉,把巨人的后代先干掉,由此让我们看到,今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要先靠着主有信心,一鼓作气把最应该做的重要之事先做了,不要在那些次要的、容易的事情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因为一鼓作气,凭着信心积极回应是特别重要的。
当然,在这部分,我们还是要特别强调一下怎样看待以色列人的圣战和毁灭的原则。以色列人这样的圣战的观念是特别强调分别为圣,在出战之前特别要祷告和分别,在出战之后要把战利品献给上帝。尽管今天看圣战是有贬义了,但是在《圣经》中却让我们看到,上帝是强调他自己是最高的统帅,他主动发起了战争,制定战略,与以色列人同上战场,也攻击敌人的心,控制对方的想法,亲自把敌方的土地、城镇交在以色列人手中,让以色列人成为上帝的军队。由此可见,上帝他怎么样来做战争之主。
今天我们来看对巴珊王整个民族不分男女老少的整体的杀灭,给我们的感觉就像种族灭绝一样,所以这个问题是我们今天要特别来考量的。当我们来考量的时候,我给大家提供几个从《圣经》总结出来的思路。我们得顺着神的眼光来看——
第一,我们说在这里所发动的圣战代表了神的审判。人类都要在罪中受审判。因此这里的审判实际上是终极审判的预先演出。所以借着对待巴珊王噩,上帝给出了预先警告,也敦促各个民族都要悔改,正如《诗篇》第2篇所提到的,你们应该受管教,也应该要以嘴亲子,要不就会在道中灭亡。所以这种末世论的视角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得从末世审判的预先演出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所以借着这个民族的受审来提醒说,你们不悔改,都要在罪中灭亡。因此它就转变成了上帝的一个呼吁,让我们看到了神的怜悯。
第二,我们得明白在这里的圣战是上帝亲自发动的战争。而当时的战争就使各个民族都处在战场上。而它是一种战争神学。既然是在战场上,那每一个男女老少都属于战士了,因此对方任何人是很难来不被怀疑是敌人。这也就让我们在这种特殊情境来理解当时的这种策略。
第三,我们也要特别来理解这是在旧约,需要借着争战攻伐,显明上帝对罪的恨恶及对圣洁的要求。今天我们是藉着福音和祷告来争战。同样,神恨恶罪,并要求百姓圣洁,也体现了神的不变的要求。尽管从旧约到新约的方式有所改变,而这位神却是永远不变的。
第四,我们要明白在整个古代是从整个集体和约来看人的。尽管现在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时代,但是我们说从整体来看人的时候,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不能脱离这个群体,所以你只能跟君王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孩子也是作为一个整体,这是没有人来反对的。整个族群和国度都连在一起,也跟他们的神连在一起。因此他们之间的较量是一个背后的神的较量,以及整个集体的较量。
第五,我们要考虑神是世界和全人类的主,是一切的主宰。神有权做自己喜悦的事,这是合情合理的。他又是以色列的元帅,他的行动主张不需要向任何人交待。因此他做事绝对没有任何错误,他给出了这样的权柄,给出了这样的命令,人就必须得回应。
第六,我们不能把神的作为放在我们理性之下,用我们自己的观点来衡量。因为今世和理性都不是最终的标准。今世结束了还有最后的审判,理性也不能完全参透、深究神所有的作为,我们要适可而止。
第七,我们看到整个迦南地居民罪大恶极,亡国灭种是因为神要惩罚他们的罪,因为迦南各族被灭,并不是上帝第一次行审判,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创世记》6-9章就记载了全人类一家除了挪亚之外被灭的故事。所以在这里,这样的刑罚的范围所用的媒介有所不同而已。所以上帝是最必须给出积极的回应,让人知道这是神在工作。
第八,上帝没有让以色列人把毁灭圣战的规定套用在所有外族人身上,这是上帝亲自发动的,上帝也给他们划定了界限,他不可以对待亚兰人,也不可以对待以东人。他给出了这样的界限,这些规定不能作为以后十字军屠杀犹太人和伊斯兰教徒的借口,也不支持欧洲人为了所谓实践召命而屠杀美洲的原住民,把他们赶出原居住地。所以神是有他的规定,也有他的规范的。这是神所特别来带领的。
第九,接下来我也想提另一点,就是迦南地的居民,上帝给了他们400年,让他们要悔改,同时以色列人在旷野绕行了40年。这个过程都是让他们要悔改。喇合完全可以投靠到光明的阵营。因此任何人一旦宣告效忠上帝,他就会免于这样的审判。而喇合就彻底融入了以色列,成为耶稣的先祖之一。由此可见是上帝给他们有空间和余地的。
第十,最后一点,上帝其实并没有偏袒任何人。上帝拣选了亚伯拉罕和他的子孙做他的子民,但《申命记》又警告以色列,如果他们忘记上帝,做以色列人不应该做的恶事,像迦南人那样,那会遭受同样受审判的命运。
透过这些思考给大家一些思路,也希望我们能够尊重神的话,并知道这位神不是和我们理论的,而是真有权柄审问我们,所以我们要投靠到他里面,以嘴亲子。愿神赐福恩待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