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
【「西1:24」 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弟兄姊妹,早安!今天我们灵修《歌罗西书》1章24节,这也是我们第八次灵修《歌罗西书》的第1章。千万要记住,我们不是为了读经而读经,乃是希望藉着上帝的话,让我们与活的神相遇,也藉着圣灵跟圣道使我们每天与神同行。你充满这样的期待和有这样的祷告吗?不要忘了,为软弱不配的瓦器一一我一一来代祷。
保罗在这一节经文说:“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这是很难理解的经文,因为,保罗竟然说,要在他的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意思仿佛是说,基督的患难是有缺欠的,以至于还需要保罗来给祂补上。所以,有的就说,这叫“基督赎罪不完全”,所以需要补赎,这叫“基督赎罪补赎论”。这种理论当然是完全错误的。所以,我们要准确地来解释一下经文到底什么意思。
我从几个方面来说。首先,来特别谈一下背景,从背景来说,我们不要忘了有两个重要的背景。第一个背景就是,对于保罗跟歌罗西教会来说,他们很清楚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当主耶稣还活在门徒中间,在肉身中跟他们一起行走的时候,主耶稣不是曾经应许说:“你们要做更大的事。”其实门徒都知道这话的意思。难道门徒能够在性质上做比主耶稣还要大的救赎的工作吗?这绝对不可能。因为主耶稣都说了,学生不能高过老师,更何况在救赎的事上,当然更不可能在这一点上去做比主耶稣更大的事,绝对不行。
当主耶稣说:“你们要做比我更大的事。”门徒一听就明白,后来藉着《使徒行传》,我们更明白。也就是说,在工作的范围和对象上,而不是指性质上。因为主耶稣活着的时候,是只在中东那一块土地,但是后来福音就从耶路撒冷、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传到地极作主见证。从工作的对象跟工作的范围,有了扩大,所以,《圣经》说要做更大的事。
同样,当保罗说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我们要这样来理解说,当主耶稣在世界行走的时候,新约教会不是还没诞生吗?所以五旬节之后,新约教会在地上正式成立,因此,保罗就可以为新约教会来受苦。那在受苦的范围上和受苦的对象上,看起来比主耶稣受苦的范围和对象仿佛是有扩大。但实际上,保罗的受苦、教会的受苦,都是主耶稣受苦基础上的延伸而已。正如使徒的工作当然也是主基督工作的延伸。
第二个背景,我们要理解在犹太人的那个时候,他们普遍认为,当前是个罪恶的时代,将来会有弥塞亚的时代。弥赛亚时代来了,就马上结束当前的罪恶时代。保罗就特别靠着神的启示给我们指明了,的确会有弥塞亚的时代,但是弥赛亚的时代跟罪恶的时代是重叠的,不是隔断的。当这两个时代相交的时候,就必然会带来一种重叠时代的灾难。在当时的神学背景中就有一种弥赛亚的灾难。恰恰是因着受苦就显明你是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之中,而受苦也成为神百姓的证据。
所以,我们就能理解,在《路加福音》24章39节,主耶稣跟多马说:“你可以伸手探探我的钉痕和枪伤。”主耶稣的钉痕和枪伤,正是他的标志和冠冕。正如主耶稣道成肉身的时候,包着布放在马槽里,也成为一个记号。所以每一个门徒,就蒙召在这个时代为主而受苦。他们不再只是模仿和效法主耶稣的受苦,而是直接进入到他的时代,也借着在这个时代受苦表明主的故事已经延续到每一个门徒的生命之中。所以这是经文的背景。
第二,我们来特别解读一下这节经文本身。请你注意,当保罗在这一节说:“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现在”这个词,它的意思是一个逻辑上的跟上文的连接。也就是,保罗是在讲我们已经拥有了三大感谢上帝的理由。大家还记得吗?第一,救赎;第二,基督;第三,和平的福音。所以接下来,保罗就开始提,既然已经拥有了这么丰富的内涵,因此在这个时候,为你们受苦就成为欢乐。保罗并不是说,我在监狱的环境中为你们受苦,乃是讲说,为你们受苦,这个受苦事情本身,也使我觉得欢乐。不是我在苦难中胜过那个环境,乃是因为我的受苦是因为我拥有了救赎、基督和福音。
所以,这下子你就能理解,保罗所讲到的受苦就是主耶稣呼召一个人作他门徒的一个记号和标志。或者换一种说法,保罗的意思是说,我今天的苦难正是主耶稣苦难故事的延续。我们不是为了罪而受苦,也不是为了环境而受苦,乃是在为了上帝的旨意和神国的拓展而受苦。教会的使命也是要背十字架跟随主的路,因为这是基督苦难故事的一部分。主把保罗和教会所受的苦作为他自己的苦的延续。所以,苦,尽管落在保罗和教会身上,但是却疼在主的身上。
从下文看到,保罗不断地用主基督和保罗来交替,尤其是到1章29节,保罗说:“我也为此劳苦,照着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更让我们来理解这一点。所以,“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另一个说法其实就是“我在肉身上的苦难是基督苦难的延续”。而教会在肉身上的苦难也正是基督苦难故事的一部分,成为基督的苦难叙事和神国的苦难叙事。
这一点我们在更广泛的《圣经》的平行经文能来理解。比如说在《哥林多后书》1章3到7节,保罗来提到基督的苦楚。就是有一种苦,是为罪受苦,但是,另一种苦是基督的苦,也就是基督旨意中的苦难,基督命定的苦难。还有《哥林多后书》4章7到12节,保罗提到“带着耶稣的死”,什么叫带着耶稣的死?也就是我们身上有为了耶稣而受的苦难,也有耶稣死的功效在我们身上。还有,在《彼得前书》的2章20节和4章1节,老彼得也提到说:为罪受苦,跟为善受苦是不一样的。为善受苦是蒙召所受的苦。因此4章1节就说要以这样的受苦的心志为兵器。
所以,透过这里,我们就更能理解到,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他人受苦,在保罗的理解中,并不只是一个救赎意义的表达,也是爱的极致的表达。从这里可以看到保罗的十架神学是非常丰富的。不能简单地把十字架理解成 救赎,甚至不能简单理解成患难,或者受苦而已;而是可以理解为因着神的旨意而对人的爱的表达。一个人爱别人爱到可以在十字架上为其流血牺牲。
因此,保罗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来提到当敌人的攻击猛烈地倒向歌罗西教会的时候,保罗愿意以自己的身体来承受这样的击打。这一点,我们是能理解的,比如说逼迫大患难来了,我非常希望教会的弟兄姊妹能够向他们表明说,教会的领袖是这位牧者。牧者愿意在承受这样的苦难中,可以使大家有更多轻松。我完全能理解保罗这样的心情。所以,保罗说“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补满”这个字的希腊文,有一个意思就是:我正在延续基督的苦难,好替你们多承受一点。它有一个不只是为你们受苦,也有一个替你们受苦这么一个涵义。因此,经文就比较清楚了。
最后一点,我来特别说一下这节经文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或者说我们怎么应用,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重要的意义:
第一,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弥赛亚时代,我们正处在末世,甚至正处在禧年的国度。那在这样的时代中,我们所受的痛苦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罪而受苦,真的是为义受苦的话,那就叫生产之苦。这表明了什么?这表明旧时代快过去了,孩子快生出来了。弥赛亚的时代,也表明说弥赛亚掌权,最终完全掌权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了。所以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
第二,透过经文,我们就看见基督徒在信心生活中必然会受苦。很多时候并不只是外在逼迫,其实我们的三大仇敌——自我、世界跟撒但。自我能够去靠着主,为主的旨意舍己,其实是更大的受苦,是不是?那世界的诱惑是其次的。而敌人的逼迫和魔鬼撒但的攻击其实是最轻的苦。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想到我已经被主征用,所以要跟我自己的那样一种自我中心来搏斗。这个时候我们哪怕受苦,我们也会由衷地喜乐和感恩。所以我们愿意靠着神来有这样的喜乐和感恩,因为这正是做神儿女的记号。
我们一起来祷告:“天父上帝,谢谢祢恩待我们,让我们透过保罗的经文,深深明白祢呼召我们为了主的旨意受苦,正是我们的福分和荣耀。所以我们由此也会像保罗一样喜乐。愿祢恩待我们,不是为受苦而受苦,乃是为祢的旨意和神国的拓展而受苦。也让我们的受苦成为主耶稣基督苦难叙事的延续。愿祢动工带领!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