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一起来思想的经文是约翰一书2:15-17,15 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 16 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 17 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这段经文的结构和逻辑顺序如下:
“世界”(kosmos)一词词意十分丰富,即使是仅从使徒约翰的用法,也要以上下文来判断具体含义。约翰福音3:16说,“神爱kosmos,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那里的kosmos就需要翻译为“世人”,约翰一书2:2也说,“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kosmos的罪”,和合本译为“普天下人”。但“不要爱kosmos和kosmos上的事”中的这词,显然不是指代人,而是受罪恶辖制的受造之物全部组成,因为作者在后文说,“我们知道我们是属神的,全世界[kosmos]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翰一书5:19)。因此,人只有两个选择:爱受造物还是爱造物主,不能二者兼得。
受造物起初被神创造原是好的,但当“卧在那恶者手下”,就成为了试金石:人里面究竟被什么所吸引。“肉体的情欲”是活在身体中之人的天然需要——“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眼目的情欲”是被外在诱惑唤醒的潜在欲望——“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今生的骄傲”是因自恃拥有、在自足中不再敬畏神——“能使人有智慧”。举例来说,财富就像是磁铁,人是铁石还是精金在于是否受其吸引、对其贪恋。使徒保罗就说不少信徒为之跌倒:“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书6:10)。
信徒判断某事、某物是否值得爱恋,用永恒的标尺丈量就好了:凡是随着时间流逝“都要过去”的,无论存续多久,都是来自世界的。然而,作者似乎话锋一转,没有说“神旨意”指向之工作是否常存,而是“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换言之,不是信徒所做的事工常存,而是按照神旨意做工的人永远常存。耶稣说“我凭着自己不能做甚么,我怎么听见,就怎么审判。我的审判也是公平的,因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约翰福音5:30)。信徒凭着自己,无论做怎样辉煌的事工,都在永恒中毫无意义;若是听神怎样吩咐便怎样行,信徒本身就成为了神永远常存的工作。
我们来一起思想三个问题,
第一,如果信主重生成为一个人喜好的分界线,在跟随神之前,你“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具体体现是什么?现在的改变是什么?
第二,使徒保罗说“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哥林多前书7:31)。你如何在品味美食、欣赏美景的时候活出这节经文?
第三,马太福音7:21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这里的人也向主祷告,但为什么不能进天国?你是怎样理解如何知道、且遵行神的旨意?
我们来一起祷告:主啊,你说我们的财宝在哪里,我们的心就在那里。我们求你让我们积财宝在天——在有限的时空中,无论是日思还是夜想,都是你的心意,都是父的旨意;且一旦领受,便刚强壮胆、竭力遵行。感谢你在永恒中的纪念,感恩让我们因此永远常存。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