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姊妹,主内平安!今天我们读和略讲《路得记》1章6-14节。请认真听,因为这是上帝的圣言——
他就与两个儿妇起身要从摩押地归回,因为他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于是他和两个儿妇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要回犹大地去。拿俄米对两个儿妇说:“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愿耶和华恩待你们,像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于是拿俄米与他们亲嘴,他们就放声而哭,说:“不然,我们必与你一同回你本国去。”拿俄米说:“我女儿们哪,回去吧!为何要跟我去呢?我还能生子作你们的丈夫么?我女儿们哪,回去吧!我年纪老迈,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说我还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你们岂能等着他们不嫁别人呢?我女儿们哪,不要这样。我为你们的缘故,甚是愁苦,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两个儿妇又放声而哭。俄珥巴与婆婆亲嘴而别,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得1:6-14)
弟兄姊妹,当我们在解读《路得记》的时候,切记不要把我们的想法读到《圣经》里去,而是要尊重《圣经》本身的叙事。我们在前边读到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在犹大犹大伯利恒,有以利米勒带着拿俄米和两个儿子基连跟玛伦,就迁居到了摩押地。后来十年之内,没想到以利米勒跟两个儿子都死去了。那他为什么会这么快就都死去?《圣经》没有说原因是什么,因此我们就不能说这是活该,谁叫他们违背了神的心意,迁居到外邦之地,而且还娶了摩押女子为妻,所以这是神对他们犯罪的直接惩罚。在这里,我们如果仔细去研究《圣经》,《圣经》的确没有提到说不可与摩押女子通婚,只是提到不可与迦南地的女子通婚,这是我们可以从《圣经》看得到的。而且这两个摩押女子,至少从路得的反应来说,她们也不能叫异教的女子,因为当拿俄米跟他们来讲话的时候,她只提到耶和华神,并没有提到别的神明,可见她也并不相信别的神明。而这两个儿妇,她们也应该是随从耶和华神的信仰了,因为透过后边路得的反应,我们就确切无疑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就不能太快地用我们自己的想法,来指责里边的人物。
还有,在解释这一段的时候,很多人也谴责拿俄米,说她怎么能发出这样的挑战,让两个儿妇又回到摩押地去呢?所以就说她是不愿意把信仰分给别人,也不愿意让别人投靠到耶和华翅膀的荫下。我觉得这样的诛心之论是要不得的。我们得看《圣经》本身是怎么样来说的。
你仔细去读的时候就发现,拿俄米跟她的两个儿妇,也就是俄珥巴和路得,她们其实已经动身,从摩押要走差不多170里路,就是在古代200里路,是很遥远的路。她们要回到伯利恒,因为她们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饥荒终于解除了,也赐粮食给他们。伯利恒本来的意思就是“粮仓”,当然这名字是特别有意思的,以利米勒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我的王”。
不管怎样,我们看到她们还是很愿意来投奔到耶和华翅膀的荫下,她们三个都已经在动身上路了,但是当她们离开所住的地方,要回犹大地去的时候,越走,这两个儿妇要告别所住的地方,对她们来说就越来越有压力了。拿俄米感觉到了这样的压力,所以她才对两个儿妇发出这样的挑战,提到说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愿耶和华恩待你们。但这里其实就是愿意把福音和信仰给她们了,因为她特别明确地提愿耶和华恩待你们,像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她自己一样,也就是情分已经尽了,所以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父家中得平安。
在古代,妇女是没有工作的,除了出嫁没有别的出路和活路,所以拿俄米是在为她们的将来着想,就担心她们到了以色列找不到丈夫,结果就只能是孤苦伶仃,终老在对她们来说的外邦之地了,所以她才特别对她们有这样的挑战。这样的挑战未尝不是一种考验吗?因为你们到底是否坚定地信靠耶和华呢?真正的信仰是需要来接受挑战和经受考验的。
于是拿俄米就跟她们亲嘴道别,结果没想到这两个儿妇对她的感情很深,也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妈妈一样,甚至放声大哭,也坚定地说:“不然,我们必与你一同回你本国去。”可见她们也还是愿意有这个心,但是拿俄米也能看出来,这话对她们来说也是不容易说的,所以她又第二次来劝阻他们,考验她们,挑战她们,说:“我女儿们回去吧,为何要跟我去呢?”也就是让她们反省自己的动机,同时也指明前景,说自己还能生子做她们的丈夫吗?已经不能了。为什么呢?因为已经年纪老迈了,哪怕以利米勒还有稍微远一点的族弟,弟弟再娶寡嫂,为哥哥生子立后的话,那么生的这个孩子也不可能经过那么长的时间,然后再娶。拿俄米很深地知道,自己年纪老迈,不能再有丈夫,哪怕有,能生孩子,也不能等着他们长大,因为她们两个慢慢地年龄也就大了,更何况拿俄米认为自己已经年纪老了,不太可能再出嫁,更不太可能会生孩子。所以她就特别说,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你们岂能等着他们不嫁别人呢?所以不要这样,拿俄米提到她为她们的缘故甚是愁苦,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她。在这里,拿俄米这样说,至少她没有否认耶和华神是她的神,她也知道自己经历的这些事,也不能没有神的介入,这些事也不可能就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背后是有属灵的原因的。但是拿俄米的愚昧在哪里?就是她只能看见人生的这一段,她不能看见全局,所以接着后面发生的故事,我们就知道耶和华并没有伸手攻击她,反而是伸手介入,怜悯恩待她!
但是人活在这个过程中,常常缺少一个全局的,凭着信心而有的,从神而来的视野,这正是我们的危机和问题之所在。很多时候苦难是欢乐的前奏,很多时候空空是满满的前提,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神进一步的大作为。好在我们哪怕暂时受苦,仍然要在他手中,这是一个底线。拿俄米至少也还有这样的底线,所以她从始至终都在提耶和华,哪怕是受苦,神也会赐福的。更何况他真在使我们受苦吗?我们看完了就会恍然大悟。
结果两个儿妇就放声而哭,她们感情很深,在这里已经大哭了两次。但是哭归哭,俄珥巴就跟婆婆亲嘴而别,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我们看到这样的舍不得的心,就成了旧约中最美丽的故事之一,实在是神在人心中写故事。神也借着人心的波动,让我们看到我们如何来回应神。眼前这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太婆,去照顾她有意义吗?有价值吗?一开始也许只是为了照顾她而已,但谁曾想自己才是更深地被照顾的那一位?!愿神赐福恩待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