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姊妹,主内平安!今天我们读和略讲《士师记》12章,请认真听,因为这是上帝的圣言——
以法莲人聚集,到了北方,对耶弗他说:“你去与亚扪人争战、为甚么没有招我们同去呢?我们必用火烧你和你的房屋。”耶弗他对他们说:“我和我的民与亚扪人大大争战;我招你们来,你们竟没有来救我脱离他们的手。我见你们不来救我,我就拼命前去攻击亚扪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我手中。你们今日为什么上我这里来攻打我呢?” 于是耶弗他招聚基列人,与以法莲人争战。基列人击杀以法莲人,是因他们说:“你们基列人在以法莲、玛拿西中间,不过是以法莲逃亡的人。”基列人把守约但河的渡口,不容以法莲人过去。以法莲逃走的人若说:“容我过去。”基列人就问他说:“你是以法莲人不是?”他若说:“不是。”就对他说:“你说示播列。”以法莲人因为咬不准字音,便说“西播列”。基列人就将他拿住,杀在约但河的渡口。那时以法莲人被杀的有四万二千人。
耶弗他作以色列的士师六年。基列人耶弗他死了,葬在基列的一座城里。
耶弗他以后,有伯利恒人以比赞作以色列的士师。他有三十个儿子,三十个女儿,女儿都嫁出去了。他给众子从外乡娶了三十个媳妇。他作以色列的士师七年。以比赞死了,葬在伯利恒。
以比赞之后,有西布伦人以伦作以色列的士师十年。西布伦人以伦死了,葬在西布伦地的亚雅仑。
以伦之后,有比拉顿人希列的儿子押顿作以色列的士师。他有四十个儿子,三十个孙子,骑着七十匹驴驹。押顿作以色列的士师八年。比拉顿人希列的儿子押顿死了,葬在以法莲地的比拉顿,在亚玛力人的山地。(士12:1-15)
感谢神,让我们透过《圣经》来看到以色列人这样一种每况愈下的灵性状况,从而对我们的今天有很多的提醒,也让我们能够警醒。整个以色列的士师讲到了后边的几位,我们对以色列的士师做一个简单区分:有六位大的士师,俄(俄陀聂)、以(以笏)、底(底波拉),基(基甸)、耶(耶弗他)、参(参孙),然后只剩下参孙还没有讲到;而小士师就是珊(珊迦)、陀(陀拉)、睚(睚珥),以(以比赞)、以(以伦)、押(押顿),这六位小士师这次全都讲完了。
透过这一章的经文,我们看到又发生了以法莲人聚集闹事的情况。在前边我们看到基甸对他们有很好安抚,基甸安抚他们是用很谦卑的语气,说什么“我所做的这一切跟你们哪能比呢?”以法莲人是非常骄傲的,他们也自诩特别强盛,因此听了基甸这样的安抚之后,他们就退去了。其实以法莲人,既骄傲,又想着抢军功,也想分战利品,这种心态是非常可耻的一种心态。
但是基甸他的领导艺术显然要远远超过这一位耶弗他。我们看到耶弗他听到以法莲人几乎跟基甸同样的挑衅的时候,耶弗他就毫不客气。尽管他讲的是事实,但是他在这里最后那个调门就提高了,说“你们今日为什么上我这里来攻打我呢?”哪怕对方气势汹汹,其实也用不着用这样的词。就可见耶弗他整个的灵命状况并不足以来真正做士师,也是德不配位,而且也缺少智慧。
于是我们看到耶弗他就招聚了基列人,基列人就是住在基列的东玛拿西支派的人,他们是属于玛拿西支派,跟以法莲都是属于约瑟的儿子的后代,结果没想到却自相残杀到今天这样的地步。结果基列人就击杀了以法莲人。因为以法莲人说的话很不好听,说什么“你们基列人在以法莲、玛拿西中间,不过是以法莲逃亡的人”。他们的意思是说,真正的玛拿西人是住在西边,跟以法莲人住在一起的,那你们凭什么要住在约旦河东,不过就是以法莲逃亡的人罢了。也就是说,你们不住应许地,就逃到了约旦河东,因此跟我们以法莲那一些临阵脱逃、不愿意在约旦河西征战的人一样,你们是以法莲逃亡的人。也就是你们连我们的一个小指头都比不上,很多都是逃兵,因为你们没有住在应许地。
这显然是非常不明智,而且也非常伤人的尊严。在前边我们看到约旦河西、约旦河东已经有过很大的信任危机,而且大家已经接纳了约旦河东。上帝派摩西跟他们交流,摩西也代表上帝跟他们有了很好的磋商的方案,而他们竟然不接纳神的接纳,就挑他们的怒气。这样一种挑衅就使得约旦河东的基列人大伤自尊心,就开始跟看起来不可一世的以法莲人大干了一场。
这就是以色列的大悲剧,我们在前边看到已经有过这样的悲剧,就像基甸也杀过以色列人,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像今天这样大开杀戒,所以这样的一种可怕悲剧,在以色列就爆发了。以色列人开始杀以色列人,我们就看到以法莲人大败。这个时候他们要从约旦河东,经过渡口逃到约旦河西去,结果基列人就把守住约旦河的渡口,不让以法莲人过去。以法莲人逃走的人如果说“容我过去”,基列人就问他们说“你是以法莲人不是”,他如果撒谎说不是,就让他们说“示播列”——“示播列”它的希伯来文的意思是“一条流动的小溪”,或者是“一把麦穗”。对外人来说,这个词很难准确发音。所以这个词后来就被吸纳进现代的英语,成了“示播列”——shibboleth,是指一些自己人的字词、短语、主义,或者是信念,以区分所谓的外人。他们(以法莲人)说不准就说成了“西播列”,于是基列人就把他们拿住杀在约旦河渡口。这一场可怕的自相残杀的战争竟然杀死了四万两千的以法莲人。
以法莲人大大惨败,从此他们在以色列的历史上不再发挥任何重要的作用,也就是元气大伤,这正是以色列人这样一种惨淡淋漓的光景。他们就沦落到跟外邦人一样,没有上帝,自相残杀的黑暗光景之中。
而耶弗他也仅仅做了以色列的士师,只有六年。以前的士师通常治理四十年到八十年,太平时代,一般都可以延续一到两代人。但是在这里看到耶弗他的短暂的统治,也表明了他领导能力实际上是相当的不行的,《圣经》对他的评价也是偏重于消极面。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他是士师,就觉得他有多好。
后边经文提到三个小士师。我们看到耶弗他之后,有伯利恒人以比赞做了以色列的士师。这一位以比赞,我们看到《圣经》对他的评价也是相当负面。因为他三十个女儿都嫁给了外邦人,他又给他的三十个儿子从外邦人中娶了三十个媳妇,也就是已经完全混同了,跟世俗的、所谓的非以色列人,都完全一样了。因为已经完全跟他们通婚了,尽管他是住在伯利恒。
后来以比赞之后,有西布伦人以伦做以色列士师十年。这一位以伦在士师位上也是乏善可陈,《圣经》也没有提到他有丝毫的作为。
以伦之后,就是希列的儿子押顿做以色列的士师。押顿是家大财大,他有四十个儿子,三十个孙子,当然也违背了《圣经》一夫一妻制的原则。他们骑着七十匹驴驹,表明家里面非常的富足。但是我们也看见他错失了用财富去服侍人的机会,他也仅仅做了以色列的士师八年,后来就葬在了以法莲地的比拉顿,在亚玛力人的山地。
我们看到一代又一代,以色列也越来越每况愈下,他们有了近乎帝王般的权利,拥有了相当多的财富,但是并没有来积极用于神国。今天这也是给我们很好的提醒,神把一些资源给我们,我们怎么样为神所用呢?当我们有了神给的一些权柄和力量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用来促进合一、拓展神国呢?愿神赐福恩待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