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姊妹,主内平安。今天我们开始读和略讲《士师记》。今天我们要读和略讲的是《士师记》一章一到七节。请认真听,因为这是上帝的圣言——
约书亚死后,以色列人求问耶和华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攻击迦南人,与他们争战?”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我已将那地交在他手中。”犹大对他哥哥西缅说:“请你同我到拈阄所得之地去,好与迦南人争战;以后我也同你到你拈阄所得之地去。”于是西缅与他同去。犹大就上去。耶和华将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交在他们手中,他们在比色击杀了一万人。又在那里遇见亚多尼比色,与他争战,杀败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亚多尼比色逃跑,他们追赶,拿住他,砍断他手脚的大拇指。亚多尼比色说:“从前有七十个王,手脚的大拇指都被我砍断,在我桌子底下拾取零碎食物。现在神按着我所行的报应我了。”于是他们将亚多尼比色带到耶路撒冷,他就死在那里。(士1:1-7)
整个士师记是大家相对比较忽略的一卷书,因为它揭露了人性无比的黑暗,甚至看起来都有孩童不宜那种感觉。如果要是拍成好莱坞电影那也都是限制级的,也就是很多人不宜观看的级别。但是圣经讲人性的黑暗是为了在黑暗中让我们看到上帝的怜悯和他的信实。透过《士师记》我们看到,因为那时候国中没有王,所以个人任意而行,他们需要一位看得见的敬虔的王来带领他们,让他们在真正的属灵领导之下来过得胜和敬虔的生活。这也正是在里边一再重复的一个主旨,借着这样的主旨也特别为着大卫的王权来辩护。让我们看到犹大支派怎么样来常常靠着主得胜,而便雅悯支派是如何常常的因着离弃主而失败。因此透过《士师记》我们就看到了大卫这一位合神心意的王他的王权的正当性的来源。因为是合神心意的。由此也教导读《士师记》的读者要特别的离弃扫罗的阵营,归向大卫的阵营。
因为学者一般认为,是写于大卫在西伯伦当王期间,那个时候还跟着扫罗的家族来对峙阶段。所以我们透过这样的初衷也能够来看到《士师记》的写作,实际上是指向每一代的基督徒也都应该活在合神心意的领导权下,也借着上帝属灵的领导和看得见的智力与模样,从而过敬虔和充满信心的生活,因此活出尊荣的王者风范。正是透过《士师记》的黑暗,来提醒人性尊严的高度,也使我们透过《士师记》仍然听到上帝今天对你我所讲的话。《士师记》的结构非常的清晰,从一章的一节到三章的五节讲的是以色列在迦南的胜利与失败,三章的六节到十六章讲的是十二位大小士师的故事。接下去十七到二十一章讲的是以色列民族的整体失败。透过这三个部分我们就看见以色列从一开始的胜利,夹杂的失败到最后借着各位士师每况愈下的领导力最后走向了全体的整体的沉沦和失败。而这沉沦失败的背后让我们看见上帝如何有他自己的怜悯,人固然有失败,但是神仍然在推动着他自己的国度。这实在是一个奥秘,但是我们透过这鲜活的历史就看到了这一点。我们读《士师记》跟我们密切相关,因为前边不管是出埃及的波澜壮阔还是征服迦南的闪电行动,总觉得离我们稍微有些远。但是《士师记》却是你我都会经历的日常,我们也都会遇到的事态,以及我们也都可以在主里有着鲜活的展望。
愿神激励我们,使我们都反复研读《士师记》,看到神今天对你我的旨意。今天我们读的这一段是提到了犹大和西缅支派如何来联合作战,怎么样俘虏了亚多尼比色这一位迦南的王。然后也借着这位王的惨死显出神的公义。整体上当然是肯定犹大支派的突出地位,因此在约书亚死了之后,神仍然有对整个以色列的领导。以色列人也肯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很可能是借着乌陵土明,也借着大祭司来响应他们。因为以色列人问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攻击迦南人,与他们征战呢?耶和华就明确说犹大当先上去,而且神应许说已将那地交在犹大的手中。
犹大按理说应该身先士卒,忠心顺服,义无反顾。但是我们看见犹大实际上是有保留的,他觉得可能人多势众,就对他的哥哥西缅来说,请你同我到拈阄所得之地去,好与迦南人征战,以后我也同你到你拈阄所得之地去。西缅是犹大的哥哥,两个人都是由利亚同一位妈妈所生,所以他们双方在一起的关系本来就很好。这样的一种联合,尽管使作战更看起来容易了,但实际上犹大对自己在神面前的尊荣地位并没有信靠到底,也并没有完全顺服神。这也是今天我们基督徒常常会修改神的命令,我们自己的所谓的感知力和灵活力之所在。这也是给我们的提醒,结果西缅与犹大同去,他们上去之后,耶和华果然将迦南人跟比利洗人交在他们手中,他们在比色就击杀了一万人,这让人很吃惊。可见当时的迦南人和比利洗人还有强大的实力,而比色离耶路撒冷不远,结果他们在那里又遇见了亚多尼比色,一位非常彪悍的王。这两个支派跟这位王征战,杀败了迦南人跟比利洗人,亚多尼比色逃跑,他们追赶拿住他,到了这里犹大人应该这么做?应该把这位王给杀了,因为整个迦南人已经罪大恶极必须接受神的审判。但是我们看犹大人其实已经受迦南文化的影响,他们常常拿住王之后,因为王失败了之后会许诺很多好处,会有更多的战利品,所以他们也采用了当时通行的迦南人的做法。于是他们拿住他之后就砍断了他手脚的大拇指,让他丧失了作战的能力,这一位亚多尼比色他竟然承认自己从前虐待了七十个王,把那些王当狗一样来看待,让他们在桌子底下失去零碎食物。现在这一位公义的神按着他所行的报应他们,他不见得是信了耶和华神,但是他终于承认神对他是有审判的,这也正是将来在终极大审判的时候,很多不信的人也必须承认,这一位审判他们的是大有能力的公义者。人要么以基督为救主,要么以他为公义的审判者,这一位王他在胆战心寒中被带到了耶路撒冷,后来就死在那里。
这是整个大故事中的一个很小的插曲,但借着这个小插曲就让我们看见了犹大的突出和尊荣,但是也看见了他有保留的顺服,以及在整体中的这样的受迦南文化影响的小小的裂缝。这些裂缝裂开之后,可能就把整个迦南的这些乌黑的东西透露进来了,所以故事后边发展,如何发展,其实就已经有了埋伏的一种氛围。
弟兄姊妹,一定对于罪不能有任何的顾惜,你不制服他,他就制服你。愿神赐福恩待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