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姊妹,主内平安!今天我们读和略讲《约书亚记》22章第10-34节。请认真听,因为这是上帝的圣言——
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到了靠近约旦河的一带迦南地,就在约旦河那里,筑了一座坛,那坛看着高大。以色列人听说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靠近约旦河边,在迦南地属以色列人的那边筑了一座坛。全会众一听见,就聚集在示罗,要上去攻打他们。
以色列人打发祭司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往基列地去见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又打发十个首领与非尼哈同去,就是以色列每支派的一个首领,都是以色列军中的统领。他们到了基列地,见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对他们说:“耶和华全会众这样说,你们今日转去不跟从耶和华,干犯以色列的神,为自己筑一座坛,悖逆了耶和华,这犯的是什么罪呢?从前拜毗珥的罪孽还算小吗?虽然瘟疫临到耶和华的会众,到今日我们还没有洗净这罪。你们今日竟转去不跟从耶和华吗?你们今日既悖逆耶和华,明日他必向以色列全会众发怒。你们所得为业之地,若嫌不洁净,就可以过到耶和华之地,就是耶和华的帐幕所住之地,在我们中间得地业,只是不可悖逆耶和华,也不可得罪我们,在耶和华我们神的坛以外为自己筑坛。从前谢拉的曾孙亚干,岂不是在那当灭的物上犯了罪,就有忿怒临到以色列全会众吗?那人在所犯的罪中,不独一人死亡。”
于是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回答以色列军中的统领说:“大能者神耶和华,大能者神耶和华,他是知道的。以色列人也必知道。我们若有悖逆的意思,或是干犯耶和华(愿你今日不保佑我们)为自己筑坛,要转去不跟从耶和华,或是要将燔祭、素祭、平安祭献在坛上,愿耶和华亲自讨我们的罪。我们行这事并非无故,是特意作的,说:恐怕日后你们的子孙对我们的子孙说:‘你们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有何关涉呢?因为耶和华把约旦河定为我们和你们这流便人、迦得人的交界,你们与耶和华无份了。’这样,你们的子孙就使我们的子孙不再敬畏耶和华了。因此我们说:‘不如为自己筑一座坛,不是为献燔祭,也不是为献别的祭;乃是为你我中间和你我后人中间作证据,好叫我们也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平安祭,和别的祭侍奉他,免得你们的子孙日后对我们的子孙说:你们与耶和华无份了。’所以我们说:日后你们对我们,或对我们的后人这样说,我们就可以回答说:你们看我们列祖所筑的坛,是耶和华坛的样式,这并不是为献燔祭,也不是为献别的祭,乃是为作你我中间的证据。我们在耶和华我们神帐幕前的坛以外,另筑一座坛,为献燔祭、素祭和别的祭;悖逆耶和华,今日转去不跟从他,我们断没有这个意思。”
祭司非尼哈与会中的首领,就是与他同来以色列军中的统领,听见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人所说的话,就都以为美。祭司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对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人说:“今日我们知道耶和华在我们中间,因为你们没有向他犯了这罪,现在你们救以色列人脱离耶和华的手了。”祭司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与众首领离了流便人、迦得人,从基列地回往迦南地,到了以色列人那里,便将这事回报他们。
以色列人以这事为美,就称颂神,不再提上去攻打流便人、迦得人,毁坏他们所住的地了。流便人、迦得人给坛起名叫证坛。意思说:这坛在我们中间证明耶和华是神。(书22:10-34)
感谢上帝让我们读了这大段的故事,这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也就是在约旦河东的这两个半支派,他们因为担心将来河西的那些第二代、第三代子孙们指责河东的在约旦河外边的第二代、第三代以至以后的子孙们说因为你们住的离得太远了,不在神的应许地范围之内,所以你们根本不是耶和华的百姓。既然这样了,这些河东的后代子孙们,很可能从这些话得着了自己的身份定位,认为自己确实不再归上帝管了,那就胡作非为拜偶像吧!这很容易带来这样很大的危机,所以这些到约旦河东的两个半支派的人就决定要筑一座非常高大的坛。
在当时,以色列人的坛是在示罗,而约旦河东的两个半支派竟然筑了一座坛,而且那坛非常高大。所以约旦河西的人就非常愤怒,准备要攻打约旦河东的两个半支派。好在他们就先委任了一个调查团。让非尼哈带着大家,也就是十个支派的军事统领一起去找他们对话,如果情况属实,就要来攻打他们。
这里我们就看到事情出现了白热化危机,很可能这危机一触即发。于是我们看见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就回答了这些来的统领和非尼哈,就提到自己并不是有意要筑祭坛,而是建一座见证的坛,好诉说我们在约旦河东也是上帝批准的,然后也有神的眷顾和福分,而不能把这福分给我们最终一笔勾销了。所以他们也在神面前表明了他们的决心。
后边约旦河西的就以他们的解释为美,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风波也平息了。有的在解释这段的时候,就得出一个错误结论说你看着约旦河东蒙神诅咒,他们稍微一行动,要建坛,就被约旦河西给拿住,就是因为神不喜悦约旦河东的人。这样的解释显然是错的。我们从《圣经》的行文看到,《圣经》还是比较赞赏整件事的处理!尽管在这里每一个支派,他们的行为背后还是有一些瑕疵,但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学到三个对我们今天的应用的教训:
第一,从这大段经文我们可以看到,敬拜无比重要。绝对不可以自己发明敬拜的方式,而是要为真理和圣洁以及敬拜的规范大发热心。所以大家一听说这样的特别悖逆的事,就很关心、很上心、很走心。能够聚集起来如同一人,要去讨伐他们,他们并没有把敬拜的事情看得轻忽和随便,更不会轻忽自己的责任,而随便敬拜。所以,在这里更让我们看出了在圣灵真理中的敬拜是无比重要。
第二,透过这一段,我们来学习如何处理冲突。很多时候有的人咄咄逼人,挑起冲突,有的人是害怕冲突,就胆怯退却。在这里,当这样的误解产生的时候,约旦河西的十个支派的人,他们最终还是决定要先调查理解,千万不要一上来就用军事行动解决。好在有了这样的处理方式,他们的误会才解除了。
今天也给了我们提醒,就是为了敬拜真理合一,的确不必害怕冲突,但也不要随便就发起冲突,而是要小心谨慎,心要热、头脑要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天按照《马太福音》18章的原则,一步一步地去先找到当事人,听他的解释,再找证人,看看能不能为他们作证明。如果没有证人出来的话,那就要有在神面前说的心。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他们实际上是向神有起誓见证的意思。
第三,透过这大段的经文,我们也要明白,在我们与人的沟通中,很容易因着罪而产生误解,因为我们的人性也被罪玷污了,充满了傲慢与偏见,所以要学会跳出自我,然后也要学会不可论断。同时也要学会并不是你单单你有好的动机就行了。我们看约旦河东他们的动机是好的,因为他们害怕世俗化,害怕拜偶像,那约旦河西他们认为也是为了神的纯正的敬拜和合一而要奋战。你看他双方的动机都是好的,但是单单有良好的动机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会良性互动。
所以在一些很重大的事情做决定之前,能够多商量、多沟通。很多时候有当事人,一定不要怕麻烦,去找到当事人,让他来有各样的诉说。同时再去找各样的证据,而不能一上来就假定对方是恶意的,是不好的,而忽略了《圣经》教我们的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所以对我们的提醒还是非常深刻和切实的。愿神赐福恩待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