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圣道伴你我同行!《创世记》第 23 章——
撒拉享寿一百二十七岁,这是撒拉一生的岁数。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亚伯拉罕为她哀恸哭号。后来亚伯拉罕从死人面前起来,对赫人说:“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求你们在这里给我一块地,我好埋葬我的死人,使她不在我眼前。”赫人回答亚伯拉罕说:“我主请听。你在我们中间是一位尊大的王子,只管在我们最好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我们没有一人不容你在他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亚伯拉罕就起来,向那地的赫人下拜,对他们说: “你们若有意叫我埋葬我的死人,使她不在我眼前,就请听我的话,为我求琐辖的儿子以弗仑,把田头上那麦比拉洞给我。他可以按着足价卖给我,作我在你们中间的坟地。”
当时以弗仑正坐在赫人中间。于是,赫人以弗仑在城门出入的赫人面前对亚伯拉罕说:“不然,我主请听。我送给你这块田,连田间的洞也送给你,在我同族的人面前都给你,可以埋葬你的死人。”亚伯拉罕就在那地的人民面前下拜,在他们面前对以弗仑说:“你若应允,请听我的话。我要把田价给你,求你收下,我就在那里埋葬我的死人。”以弗仑回答亚伯拉罕说:“我主请听。值四百舍客勒银子的一块田,在你我中间还算什么呢?只管埋葬你的死人吧!”亚伯拉罕听从了以弗仑,照着他在赫人面前所说的话,把买卖通用的银子,平了四百舍客勒给以弗仑。于是,麦比拉、幔利前、以弗仑的那块田和其中的洞,并田间四围的树木,都定准归与亚伯拉罕,乃是他在赫人面前,并城门出入的人面前买妥的。此后,亚伯拉罕把他妻子撒拉埋葬在迦南地幔利前的麦比拉田间的洞里。幔利就是希伯仑。从此,那块田和田间的洞,就藉着赫人定准,归与亚伯拉罕作坟地。(创 23:1-20)
整个这一章让人特别点赞,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一章文字细节的描写、对白的描写非常精彩,我们很难在别的文本中读到那么多年前的古代的这种详细交易。这样的一种详细交易在《圣经》中为什么得到这样淋漓尽致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呢?各位肢体,各位朋友,你有没有想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在这里就关系到《圣经》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是从什么角度来处理:我们想一想亚伯拉罕他从 75 岁离开吾珥,在外边已经漂泊了 62 年,在应许之地一直住帐棚,上帝一直说这块地是他的,但是当他的妻子撒拉死了之后竟然没有一寸土地可以做坟地,你说这种心态会不会让人发酸呢?不少人会有一些心酸,一生颠沛流离到处漂泊,不断漂流,竟然 60 多年了,上帝他那确定无疑的应许似乎还遥遥无期,这个时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但是我们看亚伯拉罕在跟当地人交易的过程中就透露出一种王者的心态,这是这一章《圣经》给我们最大的冲击,我们无不为亚伯拉罕这样一种尊大的王子的心态所冲击,并有着久久震撼。
请容我稍微荡开去说几句,我曾经在一本书里边特别提到说我们中国 20 世纪有很多的创伤和苦难,但是为什么中国 20 世纪没有产生伟大的文学作品呢?就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里边缺少一种面对苦难的积极态度。不错,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老一辈是有这样的骨气,但是这样一种骨气就越来越弱了、越来越淡了,以致于我们面对苦难的时候就越来越避之唯恐不及。
当然,这绝对不是说我们要有受虐的心态自找苦吃,而是说我们看人生本来就是如此的艰难和坎坷,我们看人生本来就是有各种痛苦和不义,面对这种痛苦和不义,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心灵去面对?这样的一种风范和骨气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看见整个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就有勇气来去承载他们的苦难,所以就有一种很深的在苦难中发展出来的精神资源,我称之为一种很深的苦难意识,也就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然后,世人就应该要迎难而上。只有在苦难中生命人性才能孕育得最好,因为这样的一种孕育的情景,没有一个足够的击打的平台是很难让树向下扎根向上结果的。
尽管趋乐避苦是普遍人性的一个本质,但是必须得有一种人性是逆流而上迎难而上,这样才能展示出生命的基本风范。
所以在亚伯拉罕的身上,我们就看到尽管他一直在应许之地住帐棚,但是他的心态却是整个这块土地都是我的,因为上帝说了就等于给了我。所以当以弗仑开价那么高昂,我们在《耶利米书》里面看到耶利米 17 舍客勒就买了一块田,在这里竟然是 400 舍客勒,那简直是讹诈了,但是亚伯拉罕二话不说,没有讨价还价。为什么?因为整个迦南地上帝应许了都是他的,所以他愿意按照足价来付出这个银子,只是要向他们真正的宣告说这一块田和田的洞都是我的,当上帝给了我这个属灵据点的时候,作为桥头堡,以后整块土地都会受到辐射,也都在上帝必然要实现的话语的笼罩之下!
是的只要在这块土地,给我们一个小小的据点,也许是毫不起眼的一块田,甚至是一个洞,但是因为你有神的应许,你有神的道,这个应许和道就可以长驱直入,在这块土地上可以去实现上帝那永远不会衰竭的生命活力的现实。而这样一个现实并不只是眼睛所看见的,而是心灵所仰望的。
这也正是为什么《希伯来书》11 章用那么动人的笔触来特别的赞扬亚伯拉罕,就是因着信心他们可以在应许之地住帐棚——
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 神所经营、所建造的。(来 11:9-10)
所以正是因着有这样的信,所以他们盼望一个更美的家乡,所以连《希伯来书》的作者也赞叹说,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是的,因着他们相信那一座城,所以就甘愿在这块土地上来做寄居的,做客旅。
所以,各位弟兄姐妹,我们在这地上无非是有一个帐棚而已,因为上帝最终给我们应许的是那天上的家乡,我们是借着预尝地上的家的味道,更是去品尝那永恒家园的喜乐!
愿你也能常存盼望,从而从容坦然的在这个世界上,如尊大的王子那样来生活,与人无争,与世无争,也与神无争。愿神赏赐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