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
【16 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17 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作所愿意的。18 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19 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20 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21 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凶杀”二字)、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 神的国。22 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23 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24 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25 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26 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 「和合本」加5:16-26】
弟兄姊妹,各位亲友,早安!今天我们灵修《加拉太书》5章16-26节,也就是《加拉太书》5章的后半段。不知道大家读《加拉太书》有什么感受?我个人越读越是被吸引,也觉得里边的激情被这卷书更旺点燃。
昨天还跟肢体谈到整个《罗马书》是基督教教义的总结,整个非常恢宏,是整体的图景和大画面。但《加拉太书》比较针对基督教信仰的开端,因此它非常尖锐、深邃,而且聚焦于因信称义这个最核心、最根本的教义,以至于我们从这样的开端有了开始,就真因为敬畏耶和华而有了真信仰的开端。也因着有了这样的开端,我们就可以深深意识到,敬畏耶和华在我们生命中到底意味着什么,神是如何对我们真实而又切己,就是关乎我们自身的重大问题。
所以,《加拉太书》如果我们伴随着“圣道在我心”的过程,能够多读几遍,我想各位一定会有特别深的收获,因为这卷书也被称为“基督徒自由的大宪章”,这也是我们自由生活的秘诀。当然我们谈到的自由是更深的、灵里边的生存的自由,把我们从罪、死、地狱和魔鬼权下以及律法的咒诅之下解救出来的自由。
我们作为非犹太人,来读到律法的诅咒觉得非常遥远,其实如果我们宽泛一点说,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宗教、任何一种观念,只要它不是从神启示而来的,它本身都会给我们构成某一种的限制,乃至辖制。即使它是从神启示来的,若我们应用错了,比如说律法,本来是好的,但是我们若用错了,它都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辖制,所以我们不可不慎。
今天我们要读的《加拉太书》5章16-26节,保罗继续从反对反律主义的角度,来提到要过顺服圣灵、随从圣灵的生活,就不放纵肉体的私欲。马丁•路德的名言在解读《加拉太书》的时候说“不管是从船的这一边,还是从船的另一边,掉到大海里都会被淹死”。
这一边是什么?就是律法主义;另一边是什么?就是反律主义。因此不管是律法主义还是反律主义,都会把人引向地狱、引向惶恐不安、引向良心饱受内疚的折磨这种痛苦。所以我们才要看到《加拉太书》5章后半段要来解决一个大问题,就是当保罗来批判律法主义之后,基督徒的生命中会有这种反律主义的危机,尤其是在加拉太那样的拜偶像、充满了异端纷争的地方,如何来避免这样的危机呢?保罗就在讲到了肉体和爱的对立之后,接下去又提到圣灵和肉体、情欲的相争的问题。
这一段实在是基督徒生活的秘诀之所在。顺从情欲表明一个人过着放荡的反律主义的生活。加尔文认为保罗也是在批评加拉太教会,他们要么跟着律法主义的生活方式去给基督的功劳加上割礼,于是走向了恩典的失落;另外一方面加拉太教会也面临着另一个危机,就是他们反了一切的律法,以致他们在信仰生活中走向放纵主义。因此保罗才特别提醒我们,要牢牢在这恩典的船上,不要被大海淹没。
保罗就提到说: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顺着圣灵而行不只是指得到圣灵的能力,更是被一位活的圣灵引导,按照这一位活的圣灵指引来行事为人。也就是我们不只是有一个地图,我们要用我们的理性来看这地图怎么样走,更是有一位活的向导,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要跟他对话,他会引着我们怎么样一步一步地在复杂的城市里边穿梭。这实在是非常形象的一个比方。
我们多少人忽略了圣灵在我们生命中是活的位格,是上帝同在的明证,我们也不会跟一位活的圣灵相交,以至于我们肯定就会被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的情欲所捆绑和牵引。我们就会去做我们不愿意做的。保罗在这里讲到肉体的情欲显然是指堕落的人性中的一切的欲望,其焦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讨好自我为动机。基督徒在真理里是有真的自我,但是我们不是自我主义,基督徒有律法但是也不是律法主义。所以一个被圣灵引导的人圣灵会有主动的提醒,也会具体引导每一位基督徒。
这里的“引导”用的是现在进行时,表明圣灵的引导是持续不断的、是动态的、是活跃的。所以当圣灵临在于信徒的生活中,他们就不在律法的辖制之下。也就是像一个好学生,他不是按照好学生的十大守则来做好学生。比如说,好学生的十大守则第一条,听课的时候把手背在后边,认真听讲。其实手背在后边是为了认真听讲,当一个真正的好学生被老师讲的内容吸引,他智力上活跃,他真感兴趣了,他哪怕手没有背在后边,他其实也是在认真听讲,而且他不是追求认真听讲,他是被老师吸引、被知识吸引。所以一个真正的,顺着圣灵而活的人,他会活出真正的律法精神,而不再只是被怎么样来做一个好人这样的律法所捆绑。
当然,我们常常说信仰有时候到底是我想出来的还是上帝启示的?我们会有困惑。保罗很清楚告诉我们,你先不要去管你之外的信仰,先管你身内的情欲的事,你看是不是都是显而易见的。你顺从堕落的人性及欲望,来讨好自己产生的行为,在你的生命中是不是显而易见?没有圣灵的工作,你就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冷漠自私的人,难道这一点还需要非得去证明吗?摸摸自己的心不就知道吗?所以保罗就提到一个真正被圣灵引导的人,就不会去活在显而易见的情欲的捆绑中。
情欲的事,保罗讲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与神的关系方面。比如说拜偶像、邪术、异端,这些人渴望以自创的方式同灵界接触,他们把上帝作为一个手段,希望他们自己达到自己想要的境界。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们拒绝了上帝唯一的道路、真理和生命一一耶稣基督。
另外一方面就是,与自己的关系方面的犯罪,比如说,醉酒、荒宴、污秽、邪荡,因为人要讨好自己。既然这个世界,你与神的交往那么的难以进行,因此人干嘛不讨好自己、活在自我放纵里边?这是很难以避免的,也是显而易见的。有的人是外表显露出来,有的人是内在隐藏的,其实有着内在的放荡。
第三个方面就是与人的关系方面,像奸淫、仇恨、争竞、嫉妒、恼恨、结党纷争。这样的一些方面是因为人拒绝了上帝,依靠自己也破坏了人际关系;人不满足于上帝给他的,却妄想上帝赐给别人的,就产生了嫉妒;人也会来跟别人相争竞,结果就滥用了上帝给人的美好的礼物,比如说性。结果就变成了奸淫这样的行为,就开始利用别人,满足自己放荡的情欲。
一个行这样事的人,他的生命本性显明他并没有真正的圣灵的作为,他也并不能承受上帝的国。
圣灵与罪争战,圣灵不是纯粹的防守,也有进攻,使基督徒生命产生敬虔的正面品格。从福音书中我们看到,《加拉太书》5章22—23提到那些品格,在主耶稣身上是体现得淋淋尽致。“仁爱”列在首位因为这是最重要的品格,最能反映上帝的性情,紧随其后的是“喜乐”,基督徒以上帝的救恩为乐,表明他们爱慕上帝的旨意。“和平”是上帝使罪人与他和好的结果,他们不再是上帝的敌人,却就近上帝,从而有这种平安。
我们一般说仁爱、喜乐、和平是指与神的关系,而忍耐、恩慈、良善是与人的关系。“忍耐”表明基督徒顺服上帝的计划和时间的安排,而不是顺从他自己的意思,对于事实如何发展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恩慈”意味着善待他人、慷慨待人、同情别人,恩慈也是上帝的性情之一。“良善”是指为他人,而不是为自己谋利,也就是保罗所提到向众人行善,恩慈是内在的良善,良善是外显的恩慈。
第三个层面,信实、温柔、节制是指与自己的关系。“信实”是上帝另一个属性。他言出必行、始终如一。“温柔”是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1章29节自言拥有的性情,温柔的人能使人在他那里得享安息,他也鼓励和坚固他人。当然,温柔也是指攻克己心,也控制自己的情绪。“节制”是圣灵所赐的自律,使基督徒抵挡血气。
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彰显这些品格的人成全律法的程度,超过了律法主义者的要求,也是真正的生命的彰显。所以保罗刻意就这三种关系的对比,使我们看到,真正的信仰落实在具体的关系中。摸摸自己的心,看看自己的本性就知道,基督和圣灵是圣徒生命的源头,基督徒已经把肉体和肉体的邪情私欲钉在十字架上,或者说基督徒和基督一同向罪死了,也一同向基督活了。
对于信徒而言旧事物的秩序已经过去,他们以前属于那个秩序的有罪自我已经灭亡,所以他们不应该再关注那些事,因为他的关注的焦点不再是我而是主。所以在这里的肉体显然不是血肉之躯,而是堕落有罪的人性及其一切讨自己喜悦的欲望。
但是一个真正重生的人是靠圣灵行事,这里的“行”,它在希腊文中是紧随带领人行走,也就是我们中文所说的亦步亦趋。比前边16节的“行”更形象,它是另一个希腊文词汇。也就是一个真有圣灵的人,他会在真理里边与基督联合而忘我,从而成全真我。
保罗也提到,加拉太教会“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也就是加拉太教会已经有这种不良的态度,他们显然蔓延在罗马其他行省的教会,保罗就概括这些事,都是情欲的事,一个真正靠圣灵而行的人,他会活在圣灵的引导中。
各位,但愿你能从你生命的更新改变和与圣灵交流的过程,经历到信仰的真实!
我们一起祷告:“天父,谢谢你让我们看到圣灵在基督徒生命中这么重要的引领,愿意你使我们经历圣灵的引领,也结出圣灵果子。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