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
【21 这样,律法是与 神的应许反对吗?断乎不是!若曾传一个能叫人得生的律法,义就诚然本乎律法了。22 但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使所应许的福因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23 但这因信得救的理还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24 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25 但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来到,我们从此就不在师傅的手下了。26 所以,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 神的儿子。27 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28 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29 你们既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照着应许承受产业的了。 「和合本」加3:21-29】
弟兄姊妹,各位听友,早安!今天我们灵修《加拉太书》3:21-29。我们在这部分看到保罗在谈律法的功用的问题,也特别来提到如何在基督里成为一家。
律法主要有三大功用:第一,律法显明人的罪,引人走向基督;第二,律法遏制人的恶,也让人有所收敛,不致完全无法无天;第三,成圣、信主的人,律法是成圣指南。保罗其实在《加拉太书》都讲到了律法的三大功用。不过在第3章,保罗比较强调的是律法显明人的罪,让人知道自己是全然败坏。律法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这面镜子照明了人的败坏,好让人去寻求解决罪的方式。
为了打消人利用律法称义这种妄想,保罗从律法产生的时间段和来源方式,把对律法的迷信给打消掉。保罗就提到上帝给亚伯拉罕应许的时候,是面对面地直接给亚伯拉罕应许,这之间并没有中保。但是上帝给以色列百姓律法的时候,是首先给了天使,又透过天使给了摩西,摩西再给了神的百姓。所以尼尔这位解经家就说:应许临到亚伯拉罕是神直接的启示,而律法临到神的百姓却輾转有三个阶段。首先神先给了天使,天使给了中保摩西,然后第三个阶段才是摩西给了神的百姓。所以,从来源方式上,我们就看到律法是有这样的间接性,这特别表明了什么呢?表明人和神关系已经有了断裂了,有了那么大的鸿沟,所以中保就是要特别来替人说话。因为罪人根本就没有办法直接到神面前。所以,这就更看出关系上的生份和疏远。
保罗这样的论证,是非常强而有力的。律法不能给人带来因信称义的义,也不能给人带来更新的生命。
律法和应许是相悖的吗?是相矛盾的吗?保罗也说不,他说律法实际上也是有作用的,但是它的作用是间接地把人引向基督的作用,它本身并不能够给人带来生命。它有祝福:“凡遵行这事的,就必因此活着。”但问题是没有人能真正遵守,除了耶稣基督之外。所以当律法赐下来,甚至加添了过犯。在某种程度上,律法也刺激人去反抗律法,因此律法不能使人称义。所以马丁•路德也说,律法是促使人寻求神的公义。
保罗在这里用了两个非常精彩的比喻来讲律法的这一重重要的功用:第一,律法是一个看守,把人看在监狱里面,直等到罪犯要受审。那么受审的时候法官可能会出于恩典,出于说比如你欠了银行的钱,有人替你还了钱,就把你给无罪释放了。也就是《圣经》借着律法把人圈在罪中,直等到因信称义的耶稣基督的义归给信的人。
第二,保罗说律法是训蒙的老师。在这个方面,尤其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孩子们从六岁到他的成人都是有训蒙的老师来陪伴的,尤其是贵族家庭会雇一个训蒙的老师。这个老师会陪伴孩子去上学,上学的时候会专门在一个休息室等着他放学,放学之后会带他回家。当然那样的学校好多时候也是一批贵族的家庭,他们来找一个老师特别来教孩子们一起学习。有的贵族家庭他们是自己请家庭老师,也就是会有一个训蒙师傅来做他的生活老师来一直陪伴着他,一方面做保姆陪护,另一方面也来监督、带着他做作业,带着他来完成各项的任务。
这样的训蒙老师在孩子成年之后就失业了。保罗就在这里讲律法不是一直就起到那样的关键的作用,当把人领到基督面前的时候,律法在称义的事情上,在让人上天堂的事情上就已经失业了。律法根本就不能在这点上真正地帮助人。所以上帝借着律法来把人引到基督那里,让人因信称义。当人因信称义之后,就有了天父上帝作他的天父。
在美国有一个广告牌,上面写着:“你自己的父亲是谁?”这把人吓一大跳,后来仔细一看是一个亲子鉴定的广告。这就是说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蛮重要。最近我也看一个新闻,有一个李先生给自己的大儿子前后做了四次亲子鉴定,竟然最终还不能确定他的大儿子是不是他亲生的!这也可以看到这亲子鉴定也是水很深。
在这里我们看见保罗也提到我们进入到神的家,是被天父上帝收养了。一个人在家里面,他如果永远做仆人的话,不能来继承产业,不论他多么忠心耿耿也不能够来继承主人的产业,除非他被收养。被收养之后,养子就有权利了。我们在神面前本来是罪的奴仆,根本就没有资格来继承产业。但因着信了耶稣基督,因着受洗归入基督,就成了神家里的人。保罗还是非常看重洗礼的,因为洗礼正是恩典之约的记号和凭证,表明神借着基督的恩典来收养了我们,让我们不只是加入了宗教,而是进入了神的家。所以我们受洗也是表明进入神的家的一个外在的记号。同时也是委身有形教会的一个重要步骤。
因此进入神的家之后就推倒了所有使人类分开的墙。人类有三大墙特别牢固:第一堵墙是种族;第二堵墙是阶级;第三堵墙是性别。我们就看见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种理论都试图要解决或者强化这三大的差异。第一就是种族主义,或者叫民族主义;第二就是马克思主义;第三就是女权主义。这三大主义之所以在世界上这么盛行,就是因为有一个现实,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这种种族的差异、民族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他们之间有鸿沟。同时人和人之间阶层、阶级的划分也是一个事实。人和人之间性别的差异也是事实。因此才有这些理论试图要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像种族主义者他们是要强化利用种族这种冲动来为自己服务。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是有人想解决这三大差异。
但我们看见这三大理论在透视的时候总还是有其局限性,因为他们忽略了罪才是最根本的问题。罪是利用种族、利用阶级、利用性别来使人有了各种各样的墙,来把人划分开。因此最根本的解决应该是解决罪的问题。一旦解决了罪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在主里合一,就没有了所谓的二等基督徒和在神的国里次等公民这样的说法。我们来到主面前都是以天父为父。
所以,约翰.斯托得在解释这一段讲得非常精彩,他说:“一个基督徒是在永恒中找到了位置,成了神儿女的人;也是在社会中找到位置,在神的家、在教会中有了兄弟姐妹的人;也是在历史中找到位置,从而与历世历代神的百姓连接,以亚伯拉罕为祖宗的人。因此他们就是有了真正归属的人,这三重归属使他们不至于在宇宙中流浪漂泊。”
在某种程度上,人的确是宇宙的漂泊者,因为你在永恒中跟天父没有关系,无神论正是对无神论者的惩罚。你在社会中实际上也是举目无亲,没有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来真温暖你和阿护你。同时你在历史中也是茫茫然没有自己的位置,因为所有那些文化某种程度上是为某种意识形态服务的,是为某一些阶层服务的,跟你也不相干。
所以,做一个基督徒就结束了在宇宙中永恒漂泊的这种身份,从而在神里面成了神的儿女,有了一群真正的兄弟姐妹,也知道了他以信为本就成了亚伯拉罕的子孙。这也能够怎么样?照着应许承受产业,而这产业是因着他的身份的改换,上帝在基督里赏赐给他的。这样的赏赐使他在今世的人生,就成为一段通往永生的旅程,他因着仰望将来的基业而面露微笑,因为在那里、在内心的渴望中所对应的那一个将来的基业是真实的。那永恒的彼岸在呼唤着,从而在今世可以活出这一份真实的回归。所以人生就从漂泊变成了归回。
我们一起来祷告:“天父,谢谢你特别恩待保守,使我们能够有这么美好的归回,也知道在这个世界的喧闹中,你使我们在上帝里有永恒的位置。谢谢你借着我们在这样毕业的季节,很多人在毕业即失业的感伤中却让我们知道我们在永恒中有位置,在神的家中有位置,在历史中也有我们的位置,从而我们深深感恩和喜乐。谢谢你!以上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