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姊妹,早安!今天我们灵修使徒行传第10章。第10章主要讲的是彼得向该撒利亚的哥尼流这一位外邦人传福音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整个使徒行传中是最详细的,我们可以说使徒行传中路加浓墨重彩来讲这个故事,而且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细节,就可见这个故事是非常重要。
透过这个故事,上帝也特别来提醒我们,他的心意就是要让耶稣基督作万有之主。这也是保罗的信息里面特别强调的。既然这一位主耶稣基督是万有的主,就不只是犹太人的主,也是外邦人的主,他是所有阶层,所有种族、所有人的主。因此,福音应该在圣灵的引导下,大有能力得以广传。所以,整个使徒行传第10章是讲福音工作在地域上,在种族上,更是在根深蒂固的观念上的突破,揭开了整个初期教会突破与更新的一个大帷幕,让我们看见神的手如何在历史中来显明他的大作为。
这个故事它所在的那个地点,我们特别知道是在该撒利亚。该撒利亚是距离约帕以北有50公里的一个海边城市,是罗马帝国犹太省的省会。当时的罗马巡抚就住在该撒利亚。而该撒利亚在犹太人心目中,也是罗马文化的样品,在那个地方甚至有一座庙,是献给该撒的。犹太人非常厌恶该撒利亚,称他为“以东的女儿”,并且经常在言谈间不把它看作犹太地的一部分。那里的人口中,外族人比犹太人多。根据约瑟夫的记载,这两群人之间的冲突暴乱触发了公元66年犹太人反抗罗马政权的战争。约瑟夫也声称,该撒利亚城犹太人数目共有两万人,在公元66年全部被屠杀。这就可以看到这个该撒利亚在犹太人心目中被厌恶的程度,更可看到上帝竟让彼得去那边。
因此,该撒利亚作为地点,它的突破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它代表着犹太全地。当然,我们前边看到主耶稣吩咐说福音要传到耶路撒冷、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主的见证。而前面在第8章我们看到,福音已经传到了撒玛利亚,到了第10章反而回过头再讲,仿佛是回过头再讲(当然从时间上是在后面再讲)该撒利亚,而不是撒玛利亚。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什么该撒利亚它的地位似乎比撒玛利亚还要重要?关键在哪里?
关键就在于该撒利亚,彼得去宣教的那个对象是一个外邦人。不管对于撒玛利亚犹太人何等厌恶,但毕竟这里也是广义上的犹太民族,他们之前不存在割礼和饮食这两方面的强烈冲突;但是对于这个外邦人,对于这一位罗马百夫长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看到在这里这一位罗马的百夫长他是一个完全的外邦人,所以福音传给他,就特别意味深长;也让我们看见福音得以突破,能够传到外邦人,而该撒利亚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代表。这个代表性的意义,并不是由人自己来做出突破的,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上帝安排、计划、带领的,主做出了如此重大的突破和更新。
其实早在前边,我们看到上帝已经使用传福音的和执事腓利来向撒玛利亚人和埃塞俄比亚的太监传福音。但毕竟我们知道那样的传福音是孤立个案。也就是腓利向埃塞俄比亚太监传福音,是孤立个案;那时候腓利他的位置没有彼得那么重要,因为毕竟他不是使徒。因此,我们倾向于把前面几章是为着第10章而做的预备。也就是上帝他有这样的一个安排,有这样的一个宏伟计划,而藉着这个宏伟计划,我们看到上帝是有他自己特别安排,好为了第10章上帝奇妙的作为来做预备。
我们前面已经讲了这位哥尼流,他是外邦人,尽管他非常同情、亲近犹太教,但是他没有受割礼。他也没有完全遵守犹太人的律法和饮食等礼仪条例。所以福音要传给外邦人,对于犹太人来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障碍:
一个就是外邦人是不是应该先加入犹太教?他们是不是应该先行了割礼才能成为基督徒呢?那么在哥尼流的归主中,彼得看见圣灵也充满了哥尼流一家,证明他们也蒙神的悦纳成为主的儿女,可见外邦人不用加入犹太教也可以成为基督徒。
第二,外邦人的生活是不洁的,在犹太人看来他们不遵守犹太人饮食条例,犹太人的信徒是否可以与外邦的信徒有桌子上的交通呢?在本章中,彼得在约帕见到异象,上帝用一个大布垂下来让他看到有不洁净的动物,上帝说彼得起来,宰了吃,彼得说他从来没有违反过犹太人饮食的条例。他认为它是不洁净污秽的,但是神却说,神已经分别以为洁净的,你不要以为不洁净。所以在这样的时候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对彼得来说,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后面我们就看见彼得到了哥尼流家,他就明白了,原来神悦纳外邦人,神并不只是偏待犹太人。全天下任何愿意接受主的他都悦纳。所以犹太信徒是否可以与外邦信徒有团契交通?是否可以组建一个超自然的团契,打破地域民族种族文化的限制呢?在本章中,彼得在约帕见到异象,当中涉及洁净与不洁净的食物,这个经历说服了彼得,与信主的外邦人交往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神已经接纳并洁净了他们。后来彼得就坦然在哥尼流家住了几天,跟他们有这样美好交接。圣灵感动彼得来做出这样的工作,他自己并没有这样的负担,他自己也没有这样的看见。因此路加是要强调哥尼流的归主,是在神的引导下才会发生的。也就是说,整个事都是神及圣灵所允许、喜悦、引导的。
这一点正符合使徒行传的中心思想。藉着圣灵大能,初期教会排除万难拓展了福音的工作。我们就可以看见上帝特别凸显彼得作为耶稣工作延伸的代表的重要意义。在上一章中,彼得就已经藉着他的医病和叫死人复活,用神迹表明他特别来延伸主耶稣的工作。那在这一章我们看见天上的异象和圣灵的启示作为一个主导,就使我们看见特殊的异象、圣灵的引导引出了大使命的拓展。哥尼流作为一个外邦人,他得到救恩,与上一章上帝拣选扫罗,要藉着他,向外邦人宣扬主的名这样的一个主题,前后呼应互相辉映。因此初期教会已经准备就绪,要大规模向外邦传扬福音,因为这是神的计划,神的旨意和神的作为。
所以路加在这里这样的一个描述也可以让大量的像提阿非罗大人这样的人来看到这是神的手在推动。路加有意在整个哥尼流全家归主的事上描写得非常的细致,就使读者明白其中的实况,并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外邦人大批的归主是在神的引导之下,是神无可阻挡的计划。这才是神的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没有什么能阻挡!
当然,在这样的一个上帝极其宏阔磅礴的蓝图中,有非常多的阻碍。一方面有教会中那些墨守成规的信徒,他们只想在自己的圈子里敬拜神;另外,更难的就是信徒领袖内在的狭隘观念和障碍。在这里我们就看见上帝有三次向彼得启示,藉着这样的异像来明确告诉他,但是彼得仍然顽梗。他就是不愿来顺服主的旨意。他一方面喊他为主,但另一方面他仍然自己做主,这正是我们在教会推动事工的时候需要去面对的。很多时候,我们是常常固守在我们自己的狭窄的偏见中而忽略了上帝的美意和带领,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特别需要神来给我们一种大视野和眼光,不致于错失了神的美意。教会在拓展的时候的确是有不少这样的状况,因为这需要付出代价。最终我们看见彼得还是克服他的障碍和狭隘的观念,从而顺服神就看到了神的美意。
这些方面还是有很多的美好的例子。在印度有一个山地民族,叫马托斯人,他们的死亡率一直很高。有人预测他们在2025年前就会绝种。因为他们没有水源,几乎从不洗澡。因此,社会其余的人都排挤他们。他们身上发出臭味,人都不敢靠近。但是,有一个叫“朋友宣教祷告团”的宣教士开始在这个族人中工作。他们探访,而且去与他们同住。到了1996年,这个族8万5千人当中,有3万4千人成了基督徒。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改变,死亡率也显著下降。宣教士付出极大代价来做这样的工作,有四个宣教士就死在当地人中间。因为当地人传染病特别多。其中一位是宣教工作的领袖乔书亚的儿子,他获取了社会工作的硕士学位,却到这些人当中生活,帮助他们重建社会,但是,他因为接近他们,就得了他们这个部落和民族的病而死去了。但是他去世之后,另有三位年轻人接续他的位子!人生虽短,爱意绵长!这才叫真正活着!邱吉尔说:“我们靠索取而生存,但我们靠付出而生活!”
是的,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和各位听友,要突破自己,突破教会狭小的墙壁,真的放眼周围人群的需要去付代价,走到他们中间,这正是神的心意,也是神藉着使徒行传第10章所要告诉我们的。请问你的犹太全地,你的撒玛利亚,你的地极在哪里呢?从你开始,从你的教会开始做出这样的突破吧!
让我们一起祷告:“天父,求你引导我们让我们都能够顺服圣灵引导,好为圣灵的工作留出空间,不要让我们把自己的计划塞得满满的,而忽略了你的作为!求你引导我们。也求你使你的福音广传,让我们向周围的邻舍来广传福音并深入不毛把你的福音传出去。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