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一起来思想的经文是腓立比书4:4-5,4 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 5 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
这是保罗在短短的一封书信之中第二、第三次以命令语气吩咐读者们要“喜乐”,似乎保罗极为看重信徒们的这一特质。然而,保罗自己也并未“常常喜乐”,即“不住地喜乐”。但在前文中,他自己还在生死的“两难之间”纠结(腓立比书1:23),他也没有责备在病患中极其难过的以巴弗提,且自己还在为同工的病患几乎要死而忧愁(腓立比书2:27)?因此,对于“常常喜乐”这一吩咐,至少有种情形例外:进入他者的软弱,与之共情。而且,保罗在腓立比书中关于“常常喜乐”的吩咐也要将其置于书信上下文和背景中解读,避免一概而论。
保罗第一次吩咐信徒们“喜乐”是针对他们面临来自外部的信仰威胁,读者们不应当为了这样的事忧愁,需要“靠主喜乐”。这里的命令则是加在解决教会内部的冲突纷争之间:前文是左说右劝“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下文是“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谦让”是保罗极为看重的品质:嘱咐提摩太拣选的教会领袖须“只要温和”(提摩太前书3:3);他还吩咐提多鼓励会众“不要毁谤,不要争竞,总要和平,向众人大显温柔”(提多书3:2)。显然,腓立比教会中的两位姊妹领袖缺少了应有的温和,彼此的争竞让教会中弥漫着火药味。
无论两位当事人是否可以听劝而“在主里同心”,保罗吩咐包括“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革利免和“名字都在生命册上”的同工们,不要受到干扰,要为二人的和解营造出喜乐的氛围。但喜乐不是凭空而来的。保罗曾用亚兰文音译的“Maranatha”(即“主必要来”)为哥林多前书收尾,这里他用“主已经近了”来将腓立比教会指向主再来的盼望,不深陷于眼前的紧张关系。Maranatha已经成为初代教会的重要祷文、甚至替代“shalom”成为彼此见面之时的问候。如果包括友阿爹和循都基在内的读者们在祷告中、彼此问安时发自内心地说“主已经近了”,就有了彼此谦让、甚至“常常喜乐”的力量。
我们来一起思想三个问题,
第一,命令语气的“靠主常常喜乐”需要放置在书信背景中解读。请举其他的例子,说明圣经中的吩咐、教导为什么需要放置在上下文之中和根据经文背景来解读和应用。
第二,在圣经中什么人物体现了“温和”、“温柔”的品质?请分享一次在冲突中的你、或你见证其他信徒靠主“谦让”的经历。
第三,为什么“主必要来”或“主已经近了”的盼望使人喜乐?而且为什么这种喜乐的氛围有助于化解信仰团体内部的纷争?
我们来一起祷告:主耶稣,初代教会在内外交迫中因盼望你的快来而喜乐。求主帮助我们不要或者沉浸在现世的享乐中,或者深陷在内外的忧患里,让我们可以在欢声笑语中彼此问候说:Maranatha,主已经近了。主耶稣啊,我愿你来!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