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一起来思想的经文是约翰一书4:17-18,17 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 18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在信主之前的忧疑中,有的人会被问:“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你认为耶稣是否会为你死”。虽然他/她可以硬着心说问题的假设不成立而回避,但当他/她在四处碰壁、被人否定、走投无路中,独自一人在深夜重拾这个问题、心中给予肯定的答案时,他/她作为一个个体,会遇见一份不曾认识的爱,那一刻他/她的价值不再任由世人贬损与践踏,因为他/她看见至高的神竟然愿意为自己被悬挂在木头上。这是爱在生命里动工的开始,创始成终的神也必会让爱继续在人心中得以完全。“完全”的标志是“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
或许有人说:“谁能像主耶稣那样完全?”答案是“没有‘人’”,因为如果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信徒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人”,是神的道成肉身。面对注定失败的审判和其后的刑罚,惧怕是“人”应然的状态,以至于那位讥诮耶稣的死囚被同伴责问“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发问者在惧怕中用最后的气息认罪、祈求,得着耶稣的安慰:“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路加福音23:43)。能除去他惧怕的不是自己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好行为。是爱。以这个特例来理解“因为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不是我们在这世上怎样如同主一样医病赶鬼、行善传道,而是祂如何被父所爱,这位死囚也如何被祂所爱。我们亦然。
单纯地说“不要惧怕”没有意义。甚至有的时候越是如此安慰,听者越是惧怕。关键是谁说的。当在加利利海上行走的耶稣走近夜里摇橹甚苦的门徒时,安慰惧怕中的他们说,“是我,不要怕”(约翰福音6:20)。同样地,当我们认出是爱的本体走近我们时,如同光射入到黑暗之中,“惧怕”就立即无处可容。但什么是“爱既完全”呢?这是“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的更深阶段——被爱之后,为爱牺牲。试想人若因为被爱而爱以至甘愿为弟兄舍命,还会惧怕审判的刑罚吗?当这样的“爱”在信徒心中“完全”、“成形”,就会像那海上行走的爱之本体一样,对依然在肉身中惧怕的自己说,“是我,不要怕”。
我们来一起思想三个问题,
第一,承认“耶稣为世人舍命”与“耶稣为我而死”在主观上有何不同?以你自己的经历上看,对后者的认知为什么在信仰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
第二,基督信仰中的牺牲精神在共产主义信仰中是否也有体现?有何本质不同?
第三,“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你自己的经历是否可以证明这一点?或者除了“惧怕“,你认为“爱”还可以除去什么样的负面情绪。有什么例子吗?
我们来一起祷告:主耶稣,十字架上的你完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救赎,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我们求你让我们在信仰旅途中常纪念那一个穿越时空,回到各个他与你相遇的时刻:不是在你受刑时或冷眼旁观、或悲伤哭泣,更不是言语讥讽以求救自己脱离苦境,而是承认自己的过犯和当受的刑罚后祈求:“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