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一起来思想的经文是约翰一书3:14-3:18,14 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 15 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 16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 17 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 18 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信徒常把“爱人如己”当作一个标准来衡量自己,发现因无法做到而或者在愧疚中自责,或者寻找逻辑自洽为自己开脱。然而,使徒约翰却在此指出“爱人如己”是一个 “出死入生” 的方向,没有爱、恨弟兄是一个“住在死中”的状态。因此,信徒当以一个发展、动态的眼光看待自己——是否比初信之时更有爱了,还是“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启示录2:4)。在主耶稣的“登山宝训”中,早已经将“向弟兄动怒”、“骂弟兄”与十诫中的“不可杀人”划上等号(马太福音5:21,22),使徒约翰则借此又将恨弟兄与“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连接。试想在永恒之中,主耶稣还要处理弟兄姐妹之间的相恨相争,就实在让人没有盼望可言了。
如果要“爱人如己”,是否要先懂得如何“爱己”?或者说是先爱了自己,然后以此为标准再去爱人?这里的关键不是爱已与爱人的先后次序、程度多少的问题,而是不认识主的人尚未明白何为“爱”。换言之,并非说是先对自己“好”了,就知道怎样对他人“好”了。使徒约翰说“主为我们舍命”是牺牲之爱,因此“爱人”则是不顾自己地“为弟兄舍命”。或许,读者们会疑问谁能做到?其实,在老约翰写信之时,曾经和他与主在世上同行的使徒们早已经纷纷殉道,牺牲之爱俨然不是高不可攀。但对于个人而言,领悟、领受多少主爱,以此而行就好;若是没有主爱之宝血在先,即使凭着一腔热血“舍己”,还是在自我的私欲之中。借用使徒保罗的话说,“我们到了甚么地步,就当照着甚么地步行”。
大部分的读者们不会真正地需要“为弟兄舍命”,因此作者不希望看到信徒们一方面口口声声说要“舍命”,另一方面在有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不愿接济穷乏中的弟兄。“怜恤的心”仿佛是一口活水之井,以“神怜悯的心肠”为源头。然而,信徒可以选择或者顺其自然地让生命之水、借助物质供应他人而流淌,或者人为努力、想方设法地堵住井口,以免让神在先的祝福外流。“爱神的心”也可以译为“神的爱”——作者说如果是这样的“爱己”,神的爱不会存留,生命水将会枯竭。
我们来一起思想三个问题,
第一,据你的观察,你所在的信仰群体是否在“爱人如己”上不断外延性地成长?有什么具体例子吗?或者举例说明你所观察的某个/某些信徒在爱心上成长、成熟。
第二,为什么不认识主的人尚未明白何为“爱”?世俗之爱——包括不认识主的父母之爱、亲情之爱、友情之爱,与主爱有何不同?
第三,爱之行动源于“怜恤的心”。你认为信徒怎样可以让“怜恤的心”处于活跃、保持成长的状态?
我们来一起祷告:我们的主、我们的神啊,你如何因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将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我们照亮,求你让我们同样以怜恤的心,寻找那等候黎明的灵魂,温暖那忍受寒冷的生命,我们因此就晓得,我们在跟随你的脚踪行,我们的脚已经在平安的路上了。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