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一起来思想的经文是但以理书12:4-7,4 但以理啊,你要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时。必有多人来往奔跑,知识就必增长。” 5 我但以理观看,见另有两个人站立,一个在河这边,一个在河那边。 6 有一个问那站在河水以上、穿细麻衣的说:“这奇异的事到几时才应验呢?” 7 我听见那站在河水以上、穿细麻衣的,向天举起左右手,指着活到永远的主起誓说:“要到一载、二载、半载,打破圣民权力的时候,这一切事就都应验了。”
有学者主张“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时”是指但以理的成书时间是马加比起义的公元前2世纪中,但经文中的“隐藏”和“封住”两个动词同框出镜在以赛亚书29:11-14不是偶然——“因为这百姓亲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敬畏我,不过是领受人的吩咐”,导致神的默示像悖逆的以色列民封住、隐藏了。“末时”即道成肉身的耶稣到来,并指着书中的预言说“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马太福音24:15),异象的奥秘就不再隐藏;而且传福音的人“来往奔跑”,也不再是“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以赛亚书53:1),而是“知识就必增长”——“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以赛亚书53:11)。
“河”在原文中带有定冠词,即底格里斯河(参见但以理书10:4和合本)。“另有两个人站立”在原文中没有出现“人”字,如吕振中译本,是“便见另有两个站立着”,指与说话的使者同一性质的天使,究竟其中一位是否是加百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让但以理看见即沉睡(昏厥)的“一人身穿细麻衣”又一次出现,而且这一次他“站在河水以上”,仿佛在公元前550年(伯沙撒王在位第三年),但以理在异象中“听见乌莱河两岸中有人声呼叫说:‘加百列啊,要使此人明白这异象’”(但以理书8:16)。这个“人”在但以理书结尾再次出现非同寻常。
当被问到“这些奇事的结局、要等几时才到呢”(参见吕振中译本),这个“人”以向主举手起誓的方式表示了答案的决绝:“要经过一个定期,两个定期,半个定期”(其中的“两个定期”也可以翻译为“多个定期”,参见新译本)。“定期”一字在前一章中出现三次,“到了定期,事就了结”(11:27),“到了定期,他必返回”(11:29),“到了定期,事就了结”(11:35)。但为什么终局却是结束在“半个定期”呢?
新约中的主耶稣关于“那日子、那时辰”说,“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马太福音24:36)。“半个”强调了突然性,即“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且“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马太福音24:34,44)。但耶稣告诉门徒“可以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马太福音24:32)。就“半个定期”中的“树枝发嫩长叶”之征兆,乃是“打破圣民权力的时候”,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马利亚各处”(使徒行传8:1)。
我们来一起思想三个问题,
第一,耶稣的到来结束了“隐藏这话,封闭这书”。在你的信仰旅途中,认识主耶稣与明白圣经的话语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如何看待那些你暂时不理解的经文?
第二,主耶稣说“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马太福音24:38,39,44)。你认为主所期待的“你们也要预备”是什么?
第三,你怎么看待末世时信徒在地理上的分散各方,但是什么使他们彼此联结?分享一次你素未谋面的信徒初次见面给你的感动。
我们来一起祷告:主耶稣,你会在我们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悄然来到,因此请你给我们一颗警醒的心,不会因为人眼中的耽延而怠惰。因为你不是耽延,是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求你给我们你那样怜悯的心肠,在求告你快来的时候,趁着白日,竭力多做主工。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