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一起来思想的经文是但以理书6:6-10,6 于是,总长和总督纷纷聚集来见王说:“愿大利乌王万岁! 7 国中的总长、钦差、总督、谋士和巡抚彼此商议,要立一条坚定的禁令,三十日内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甚么,就必扔在狮子坑中。 8 王啊,现在求你立这禁令,加盖玉玺,使禁令决不更改,照玛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 9 于是大利乌王立这禁令,加盖玉玺。 10 但以理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就到自己家里(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
如果认为大利乌王就是被犹太人视为弥赛亚的居鲁士,似乎无法理解为什么以宗教宽容政策为名的居鲁士,要通过这条苛刻的禁令。首先,“总长和总督纷纷聚集”让这位开国统一后不久的王感受到情势严峻,这些人需要安抚。其次,这条禁令的范围不是针对百姓,而是仅限于“国中的总长、钦差、总督、谋士和巡抚”,因为原文中有个“全部”一词,意思是所有的文武百官互相监督,要在这一个月中向王表忠心,以免“王受亏损”。第三,这是一条已有的命令,只是需要添加严厉的惩戒以保实施,如吕振中译本翻译的“愿能立条王家法典,严格施行一道禁令”。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乃是他们所增加的不仅是“必扔在狮子坑中”的法律后果,还如同那伊甸园中的蛇,十分隐秘地扩大了禁令的范围。“求甚么”在原文中即可以指向人祈求,也可以指向神祈祷。如果原来的命令只是说“必须向王求”,他们为了表示对王的完全忠心,假装出看似情绪激动、略带夸张地说“或向神或向人求甚么”。换句话说,他们将原本只是官吏治理的临时条例,以增加严惩后果为名,极为隐秘地增加了宗教性的禁令。加盖玉玺的大利乌王哪里知道,自己掉入了这些高智商人群所设的局中。从后面经文他下令诛杀那些控告者及其妻子儿女就可以看出他意识到被构陷之后的愤怒。
但以理当然知道这条禁令是针对他的,但为什么经文中的他看似圣人一样的平静如水、泰若处之——“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 一日三次”的祷告取自诗篇55:17,“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声悲叹,他也必听我的声音”。但以理的心绪隐藏在这节诗篇经句的上下文中。上文是“至于我,我要求告神,耶和华必拯救我”;下文是:“他救赎我命脱离攻击我的人,使我得享平安,因为与我相争的人甚多。”一条旨在谋害他的禁令,反而助力他“道成肉身”——环境中的逼迫赋予他根据诗篇“与素常一样”的求告神,以与经文吻合的实际意义。
我们来一起思想三个问题,
第一,你认为当“王又想立他[但以理]治理通国”的时候,总长和总督是什么心态?在信徒群体中为什么理论上不应该会有这样的心态?
第二,无论是这里企图谋害但以理的总长和总督,还是新约中计划除掉耶稣的法利赛人和文士,共同的特征就是虚伪。基督信仰为什么会使信徒更为真实地生活?
第三,如同但以理,旧约中神的百姓所看神的话语在他们生命中成就超过一切,直到耶稣完全道成肉身。请举例说明你目前正要活出来的经文是什么?为什么?
我们来一起祷告:耶和华啊,你的话语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你如何指引在黑暗中向耶路撒冷祈祷的但以理,我们求你也在我们打开天窗的时候,引领在世界中砥砺前行的我们。若是在你的话语和我们的生命之间有任何的沟壑与天堑,当我们如同玛利亚说“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们身上”时,你就用圣灵的风将我们托起,带向那更高之处。奉主耶稣基督复活的圣名祈求,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