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一起来思想的经文是但以理书4:13-17,13 我在床上脑中的异象,见有一位守望的圣者从天而降, 14 大声呼叫说:‘伐倒这树!砍下枝子,摇掉叶子,拋散果子,使走兽离开树下,飞鸟躲开树枝。 15 树墩却要留在地内,用铁圈和铜圈箍住,在田野的青草中让天露滴湿,使他与地上的兽一同吃草, 16 使他的心改变,不如人心,给他一个兽心,使他经过七期。 17 这是守望者所发的命,圣者所出的令,好叫世人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或立极卑微的人执掌国权。’
尼布甲尼撒在床上做梦看到异象,与在天上不眠守望人类的圣者成为明显的对比。“守望的”在原文中只出现三次,都是在但以理书第四章,但在《以诺一书》1-36章讲述的“守望者”是堕落的天使,但以理书的作者以“守望的圣者”将尼布甲尼撒梦中出现的天使分别出来。这位“守望的圣者”所发出每一个命令都是针对巴比伦王梦中先前所看到的与造物主无关的人类大同世界:
伐倒这树 vs. 那树渐长,而且坚固,
砍下枝子 vs. 高得顶天,从地极都能看见
摇掉叶子 vs. 叶子华美
拋散果子 vs. 果子甚多,可作众生的食物
使走兽离开树下 vs. 田野的走兽卧在荫下
飞鸟躲开树枝 vs. 天空的飞鸟宿在枝上
但我们怎么理解随后的命令?这里的故事依然是在暗指回创世记中的巴别塔。在创世记10章中,讲述挪亚之子闪的曾孙“希伯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叫法勒,因为那时人就分地居住。法勒的兄弟名叫约坍”(创世记10:25)。随后族谱被巴别塔的故事中断,在11:10重新以“闪”开始。而“法勒”名字含义中的“人就分地居住”所对应的乃是“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创世记11:9)。
根据近代考古的发现,在公元前2200年,就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达到鼎盛时期,出现了一次非常严重的干旱事件,影响了文明的突变,持续了整个公元前22世纪,再加上游牧民族古提人的入侵,阿卡德帝国宣告结束。那个时候,住在两河流域的人出现了大迁徙。
“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代表的大迁徙,显然是从“希伯”就开始的,否则不会给自己的长子以“人就分地居住”的“法勒”来命名。而“希伯”是“越过”、“跨越”的意思,是“希伯来”一词的来历。因此,但以理书4:15-16中的命令让我们看到了盛极而衰的苏美尔文明,在迁徙中的希伯来人的先祖们开始谦卑——“使他的心改变,不如人心,给他一个兽心”,在经过“七期”后,即从希伯到亚伯兰的七代人,开始认识至高者的绝对权柄。神不是以阿卡德帝国代表的苏美尔文明中的强者为王,而是“或立极卑微的人执掌国权”。
我们来一起思想三个问题,
第一,无论是巴别塔还是巴比伦王,所代表的是对人类文明的“文化自信”。你认为基督徒应该有自信心吗?为什么?
第二,你认为巴别城的人类在王的领导下聚居、分工生活,与圣城中“连于元首基督”的教会有什么不同?
第三,你是否经历过生命中的旷野流浪,之前、之中和之后的状况是怎样的?
我们来一起祷告: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神啊,你让我们看到在旷野中的迦勒如何另有一个心志跟随你,约书亚经过历炼如何后来带领百姓得地为业。若是你愿意,当我们骄傲的时候,求你放逐我们进入到旷野。我们相信你也必会“用铁圈和铜圈箍住”那卑微的树墩——救我们脱离一切患难,会“在田野的青草中让天露滴湿,使他与地上的兽一同吃草”——给我们吗哪一般日用的饮食,直到我们坚信“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知道你“或立极卑微的人执掌国权”。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