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一起来思想的经文是但以理书3:27-30,27 那些总督、钦差、巡抚和王的谋士,一同聚集看这三个人,见火无力伤他们的身体,头发也没有烧焦,衣裳也没有变色,并没有火燎的气味。 28 尼布甲尼撒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他差遣使者救护倚靠他的仆人,他们不遵王命,舍去己身,在他们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别神。 29 现在我降旨,无论何方、何国、何族的人,谤讟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之神的,必被凌迟,他的房屋必成粪堆,因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 30 那时,王在巴比伦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
这个时候,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窑门,被壮士捆绑着、扔进火窑的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从火中走了出来。“总督、钦差、巡抚和王的谋士”不由自主地向前,聚集在无比震惊的巴比伦王的身边。他们无法理解如此有反常理的事情——可以冶炼金属、烧制砖块的火窑竟然无力伤及这三个人。有学者解释说他们三个人是在火窑中找到了一个清凉的角落,因此躲过一劫。我们且不说是否在高温达到1300度的火窑中可以找到这样的一隅,但这样去神迹化的解读显然不是字面的意思,更不是作者要表达的。
作者借尼布甲尼撒的口——“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告诉读者们世人认识他们的神,乃是通过他们活出来的生命。不少学者认为但以理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是犹太人在像巴比伦王一样的安条克四世残酷统治下的作品,将但以理书的体裁归类于“抵抗文学”。无论怎样,尼布甲尼撒所称赞的三人如何“不遵王命,舍去己身,在他们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别神”,其激励人心的作用是超越时代的。
尼布甲尼撒在众大臣和谋士面前降旨:在他的帝国范围之内,无人可以谤讟这一位被他称为“至高神”的“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之神”。“谤讟”在原文中的意思是“说话得罪”(新译本)或“说了怠慢的话冒渎”(吕振中)。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他们极为看重安抚神明,避免旱涝等各种灾殃。虽然巴比伦王不懂得如何讨这一位神喜悦,但至少要确保不得罪祂。之所以要严惩一切冒犯“至高神”的人,是因为既然“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又有什么神能拦阻祂要降下的惩罚呢?尼布甲尼撒做到了有罚有赏,最后他在巴比伦省高升了三人,或许以此来取悦那位拯救他们的神。
我们来一起思想三个问题,
第一,你是如何看待圣经中的神迹奇事的?信主前后有什么不同?
第二,新约作者指着那些信心的先贤说“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希伯来书11:16)。为什么耶和华被称为“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不会以为耻?在今天的生活中,祂被称为什么样的人的神会以为耻?
第三,为了避免“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犹太教将神称为“我的主”(Adonai)或“那个名”(Ha Shem)。你认为新教将神的名字发音出来为什么没有“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什么可能是今天社会生活中的妄称神的名?
我们来一起祷告:耶和华啊,你被世界的王称为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唯求你让我们也活出那不一样的生命之见证,当我们被置身在艰难的处境、甚至绝境中,我们不丧胆、不失望。当世人看见我们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时,愿他们称你为我们的神。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