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一起思想的经文是彼得前书3:18,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
在前文彼得说“神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如果读者们的确因为出于神的旨意要“因行善受苦”,他希望读者们在“为罪受苦”基督身上得着力量。在原文中的“为罪受苦”在有的古本中写作“为罪受死”。其实“受苦”一词本身也可以包含“受死”的意思,比如同一词用在路加福音22:15中是“耶稣对他们说:‘我很愿意在受害以先和你们吃这逾越节的筵席。……’”而且“受苦”一字出现在彼得前书中共计12次,但“受死”一字从未在这卷书信中使用过。毕竟大部分的读者不会为主“受死”殉道,因此,“受苦”一字可以更好地连结基督和读者们,旨在产生共鸣与鼓励、安慰的效果。
彼得所说的“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是希伯来书作者特别强调的,“但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希伯来书9:26),“像这样,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希伯来书9:28)。但希伯来书那里要比较的是旧约多次的献祭,若彼得说“基督也曾为罪受苦”也是可以的,为什么要添加“一次”?如果将彼得前书理解是多年后对保罗的罗马书的回应,则这里是在与保罗6:10-11对话:“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着。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既然彼得前书的读者们经历了“义的代替不义的”,那么他们生命的主权是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基督的,这样便是真正的“看自己是活的”。
“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表现的是一个物理上的方向改变——从之前背离神的“不义”、向罪之死,到走向神的“义”、向神之活。那起初的亚当“因行恶受苦”,在罪的黑暗中隐藏,属他的人皆都如此;那末后的亚当“一次为罪受苦”,带领一切追随祂的人在光明中行走。
“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是个分句从句,用来解释说明主怎样“引我们到神面前”。后面半句在吕正中译本的翻译是“但在灵里、他却得存活了”,因为原文中不是通常使用的“复活”一词。到神面前的信徒同样也必须是在肉体上被“治死”的,在灵命上得以“存活”。彼得在此也回应了保罗所说的,“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罗马书8:13-14)。
我们来一起思想三个问题,
第一,“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是“替代受苦”的概念。你是否可以在旧约的经文中、生活的经历中找到“替代受苦”的例子?
第二,“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强调的是告别为自己活、转向生命中的祂(他)者。主耶稣说“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25:40)。分享一次你帮助一位“他者”中感受到你做在主身上的经历。
第三,马太福音26:41说,“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是否可以分享一次你克服肉体中惰性的得胜或失败的经历。
我们来一起祷告:主耶稣,是你代替了我们的不义,用爱引领我们转身归向你,不再在黑暗中沉沦,得以坦然无惧地到神面前。我们求你让我们跟随你的脚踪行,是每日醒来后,每时、每刻的决定,不是过去如何,也不是将来怎样,是在每一个当下的现在,在你同在之中,触及永恒。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