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来一起思想的经文是彼得前书1:22-25,22 你们既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就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 23 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借着神活泼常存的道。 24 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 25 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
前面的经文要求读者们作为“顺命的儿女”,“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彼得前书1:14-15),又要“当存敬畏的心,度你们在世寄居的日子”(彼得前书1:17),最核心的表现就是逆转亚当、夏娃后裔之间的仇恨与杀戮,实现“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当读者们共同顺服同一个真理,自然就会洁净、除去心中的嫉妒和苦毒。彼得用了命令式语气“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说明完全没有虚假的爱是个终极目标。在不长的彼得前书中,关于肢体间彼此相爱的类似表述出现了四次(2:17、4:8、5:14),或许是因为他对主耶稣离世前的吩咐记忆犹新:“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翰福音13:34)。
前面的经文所用的比喻是“能坏的金银等物”(彼得前书1:18),这里的比喻是“能坏的种子”。在主耶稣所讲的诸多比喻中,“撒种的比喻”特别之处在于他解释了为什么用比喻讲道。他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至于别人,就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这比喻乃是这样:种子就是神的道”(路加福音8:10-11)。“重生”,在原文如同和合本翻译的,是被动语态,说明信徒的重生不是出于自己,是神的作为,如1:3说的“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重生了我们”。神的道作为种子,第一个特点是“活泼”,重生后的状态是“有活泼的盼望”(彼得前书1:3)。第二个特点是“常存”所代表的“持守”和“忍耐”的过程,因为主耶稣在撒种的比喻中说,“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路加福音8:15)。
彼得所引用的旧约经文是以赛亚书40:6-8,强调了人的短暂生命如必然枯干的草,但省略了一句“因为耶和华的气吹在其上;百姓诚然是草”。既然百姓如必枯干的草、其“美容”似必凋谢的花,为什么造物主依然将“气吹在其上”、给他们以“美荣”呢?一方面是短暂的生命之气息,另一方面是永存的上帝的话语——祂是让百姓在有生之年,借由永存之道来寻求祂。那什么是以赛亚书中所说的“永存之道”呢?以赛亚书40:9说,“报好信息给锡安的啊,你要登高山;报好信息给耶路撒冷的啊,你要极力扬声,扬声不要惧怕”。彼得说那永存之道就是所报给读者们的好消息,所传给他们的福音。
我们来一起思想三个问题,
第一,当教会面临外部环境的压力时,是什么会让大家更彼此相爱,什么会让彼此产生裂痕?
第二,在撒种的比喻中,主耶稣形容一种听道的反应是,“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听道,欢喜领受,但心中没有根,不过暂时相信,及至遇见试炼就退后了”(路加福音8:13)。遇见试炼是否退后成为了心中是否有根的外在表现。你认为这里的“心中的根”是什么?
第三,“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以赛亚书55:6)。请分享一次你感到神是如此地与你相近并求告祂的经历。
我们来一起祷告:从亘古到永远都是神的耶和华,你虽使人出于尘土、归于尘土,但你却将那永生放置在人的心里。求你不要让我们所爱之人在短短一生之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末了转眼成空,如飞而去。主啊,求你让我们登上高山,极力扬声,报好信息,传你的福音。愿你坚立我们手所做的工;我们手所做的工,愿你坚立。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祈求,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