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早上好!弟兄姊妹,主内平安!今天我们读和略讲《民数记》30章。请认真听上帝的圣言——
摩西晓谕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领说:“耶和华所吩咐的乃是这样:人若向耶和华许愿或起誓,要约束自己,就不可食言,必要按口中所出的一切话行。女子年幼、还在父家的时候,若向耶和华许愿,要约束自己,她父亲也听见她所许的愿并约束自己的话,却向她默默不言,她所许的愿并约束自己的话就都要为定。但她父亲听见的日子若不应承她所许的愿和约束自己的话,就都不得为定;耶和华也必赦免她,因为她父亲不应承。她若出了嫁,有愿在身,或是口中出了约束自己的冒失话,她丈夫听见的日子,却向她默默不言,她所许的愿并约束自己的话就都要为定。但她丈夫听见的日子,若不应承,就算废了她所许的愿和她出口约束自己的冒失话;耶和华也必赦免她。寡妇或是被休的妇人所许的愿,就是她约束自己的话,都要为定。她若在丈夫家里许了愿或起了誓,约束自己,丈夫听见,却向她默默不言,也没有不应承,她所许的愿并约束自己的话就都要为定。丈夫听见的日子,若把这两样全废了,妇人口中所许的愿或是约束自己的话就都不得为定,因她丈夫已经把这两样废了;耶和华也必赦免她。凡她所许的愿和刻苦约束自己所起的誓,她丈夫可以坚定,也可以废去。倘若她丈夫天天向她默默不言,就算是坚定她所许的愿和约束自己的话;因丈夫听见的日子向她默默不言,就使这两样坚定。但她丈夫听见以后,若使这两样全废了,就要担当妇人的罪孽。”
这是丈夫待妻子,父亲待女儿,女儿年幼、还在父家,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律例。(民30:1-16)
弟兄姊妹,这一部分就提到许愿的事。许愿也就是说你遇见危机的时候,或者有困境的时候,有时候可以向神许愿说,如果神帮了忙,就愿意奉献多少多少钱,或者这一段时间就中午禁食等。许愿必须得还,因为是就要说是,不是就说不是。既然许了愿是向神许的,语言本身不是空洞的符号,而要面向神。因此必须得按照你所许的愿来还愿,因此整个许愿一方面要来履行,但另一方面也得合乎全本《圣经》。
比如旧约时代,你是一个平民,却许愿要全时间在会幕服侍神,这不行。因为这违背了《摩西五经》的原则,只有利未支派才能全时间服侍。
当然,很多人许了愿,但后来做不到,比如说许愿奉献多少钱,但是后来没钱了,因此这种时候这样的一些愿到底怎么样去处理?在这里就提到了。男子许的愿不可以取消,无论如何哪怕借钱都要去做到。少女许的愿,父亲可以给她取消。如果是已经订婚但未婚的女子许愿,她出嫁之后,新婚的丈夫可以给她取消。如果是寡妇或被休的夫人许的愿就不得取消。如果是结婚之后,妻子在丈夫面前许的愿,这个时候,丈夫给她取消了,她也不需要受罚。如果丈夫一开始没有取消妻子许的愿,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又想取消,这个时候丈夫就得要担当他的罪而受罚。所以我们看到在这里讨论的这些基本的原则给我们很深的触动,誓愿往往是借着献祭来确立的。
有的人说神帮了忙之后就要献上某一种祭,尤其是平安祭。这得需要到会幕去完成责任,也关系到祭司的动作,所以前边提到了各种节期怎么样来办理。很多人去献祭、还愿,也往往是在节期,所以是跟上边连在一起的。而且,马上就要打仗了,很多人也常常会有许愿,因为以色列马上要进行长期的圣战,而打仗的时候在约旦河东边,战士们的妻子要独立留守在后,因此也会有丈夫在外妻子许愿的事情。而且许愿也是西奈山的律法讨论的重要的话题。在这里再次强调,西奈旷野第一次颁布律法和摩亚平原第二次颁布律法之间的平行关系。
同时,以色列人不是许愿发愿要灭绝迦南人吗?在《民数记》21章2节,大家还记得那经文。所以在这里《圣经》也用父子或夫妇的关系来类比神和以色列人之间的盟约。神在此没有反对以色列人的发愿,所以这就等于默许和鼓励以色列人必须照愿而行,而不要三心二意。这是非常明确的,也让我们看到发愿在神面前立刻奉行的重要性。
透过这一部分经文我们今天有什么样的应用呢?我觉得这里就有一个根本性的《圣经》原则,就是上帝让我们过一种相交的受管束的信仰生活。很多人受个人主义的自我中心影响,认为个人的信仰就是个人的事,往往会落入一种人性的陷阱,就像主耶稣在《马太福音》严厉谴责那些以许愿为借口逃避承担上帝供养父母诫命责任的人。
不少时候我们会随着我们自己的欲望甚至根据自己的领受来过信仰生活,觉得自己这样一种生活是根据自己的心智来的,类似于自己已经向神许愿了,因此就不需要根据《圣经》全面调整或让别人来管理自己。但在这里我们看见《圣经》要我们有一种管束,如果我们不合《圣经》的就要废掉,如果我们力不能及要找牧者这属灵的父母来给我们废掉,同时我们也要在神面前按照神的心意来许愿并偿还,从而能够在神面前尊重我们向神的发愿。而这样的一种发愿是上帝所特别带领我们的,让我们靠着恩典去行的。
到了新约也还是要求妻子要顺服丈夫,当然也强调双方必须得心甘情愿,就像分房睡一样,除非双方请愿并专心祷告方可,因此上帝也给丈夫的权柄加了一定的限制,毕竟我们都是要向上帝负责。总之,我们看见《圣经》反对一种随着自我的心愿来过信仰生活的倾向。这样一种模式强调我们要在一种相交的管束的氛围中过信仰生活。愿神赐福恩待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