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早上好!各位弟兄姐妹,主内平安!今天我们读和《民数记》15章17-21节——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所领你们进去的那地,吃那地的粮食,就要把举祭献给耶和华。你们要用初熟的麦子磨面,做饼当举祭奉献;你们举上,好像举禾场的举祭一样。你们世世代代要用初熟的麦子磨面,当举祭献给耶和华。”(民15:17-21)
今天我们看到上帝继续来提醒以色列的新一代到了应许地之后要把举祭献给耶和华。这是另外一条展望以色列人在应许地的规范。以色列人到了迦南地之后要享用迦南地的出产,他们吃当地的麦子磨的面。首先要以饼的形式,献上初熟的面团,把第一块面团要交给祭司,这里用的是专门的一个术语叫——举祭。可见非常的神圣,这是指给祭司的部分。
旧约在一般的十一当纳之外,又强调把初熟的果子献给神,也把每个头生的孩童、头生的牲畜和每样初熟的农作物都要献上给神。这一切都交给祭司,让他要么献上为祭物,然后要么就一部分献上,一部分就留归己用,或者一部分就给人赎回。有的孩童、牲畜是可以赎回的,赎回的时候可以用献金来交换,在前边也都详细提到了。
所以这样一种特别向神表达感恩和欢喜的方式原则就进入到了日常生活,甚至主妇在烤面包的时候,也得要把一部分留给神。这样的习俗在犹太人中间一直都流传着,甚至在所罗巴伯他们所建的殿被毁之后,依然有人遵守着。虔诚的犹太人会把一把面团丢进火里作为很小的一个举祭奉献给神,因为当时没有圣殿也没有祭司。他们被掳,但是他们仍然这样来持守。这样看来,每个火炉就成了祭坛,每个厨房都成了神的圣殿,每一个人也都成了神的祭司。
这样的规定在当时一直表达着犹太人的心意,甚至都持续到主耶稣的时候,主耶稣也特别给予了肯定。我们在《马太福音》23章23节,就看到主批评文士和法利塞人有这样一句话说:“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塞人有祸了”。接下去还有很有趣的主的一番话,为什么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塞人有祸了呢?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是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在这里我们特别看到,犹太人中间已经学会了把薄荷、茴香、芹菜都献上十分之一,很可能是交给祭司或者就丢在火里。那主并没有否定这样的一种信心的表达,主说那也是不可不行的,只是主强调还要去行公义、怜悯、信实的事。
这样一种日常生活向神心意的表达,对我们今天也非常重要,我们说按照我们的进项十分之一算当纳,那另外我们的每一经我们手的进项也都要向神表达我们的心意。我们还要有乐意奉献和乐捐的心,从而不抢夺神的物,而是承认厚赐百物给我们享用的神,既然愿意把百物给我们享用,更愿意把自己给我们做救主和生命的主,从而让我们在他面前开通了这道永生的路,我们岂不是欢呼雀跃吗?
因此把日常生活所有的进项都分别出来,借着当纳和乐捐表达心意,其实是从旧约到新约一直都有的原则,这并不是随着时间就过时了,因为它得到了主耶稣的肯定。
尽管这样的真理被掩盖得越来越多,但是我们还是要回到《圣经》来看,透过《圣经》做一面镜子。上帝给我们不只是定罪,更是让我们要借着行动表达对他的爱。保罗也谈到过“所献的新面若是圣洁,全团也就圣洁了”。正是这样的传统在日常生活的体现也使保罗阐发了这样的属灵真理。所献的新面和所献的初熟的果子的原则在属灵的层面上和属物质的层面上一样真实。
当一部分犹太人真诚的悔改,也表明属灵的以色列都会得救。这正是保证同样基督作为初熟的果子,那也表明全体信徒都必从死里复活,因为我们的上帝是说话算话的上帝。
今天透过这几节短短的经文,让我们看到神所渴望的基督徒的生命,是全然活在神面前的生命,这样的生命的特质就是先求神的国神的义,从而我们需要的神加给我们,因此主耶稣特别请门徒来看穷寡妇怎样献上那两个小钱,那其实是她全部养生的,她竟然连养生的都先献给神。先来敬拜神,至于出去之后怎么吃饭再说,先敬拜完神再说。
弟兄姊妹,在神面前,你有这样一种活出一切先敬拜神的心志吗?在与人相处中,在艰难处境中,在个人的心态中都让我们先求神的国神的义,我们需要的求神加给我们,也求神使我们把神当作神来看重,把人当成人来爱和尊敬。愿神赐福恩待你!
暂无评论